为什么年轻人越来越反感“专家”
专家的建议,又惹怒了年轻人。现如今,网络上各类“专家”跨界发言,一度将年轻人的怒气值拉满,具体什么情况?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的关于为什么年轻人越来越反感“专家”,供大家参考,快来一起看看吧!
为什么年轻人越来越反感“专家”
最近,某学者表示,在鼓励年轻人生育、婚恋的问题上,可以将法定结婚年龄下调至18岁,以此降低成婚门槛促进单身男女建立家庭。
此话一出,立刻引来无数板砖。不少人质疑:18岁正是接受教育的黄金年龄,此举是否会不利于个人发展?
这只是众多“年轻人被建议”事件中的一个。近一段时间,一些专家颇有“语不惊人死不休”的意味,比如“年轻人没工作可以先结婚生子”“专家建议年轻人不要为了钱而工作”“拿出三分之一存款买房子”“惩罚不生孩子的年轻人”“给00后增加工作强度”等。
这些观点,看似为年轻人好,实则惹年轻人厌。“年轻人为什么不爱听专家建议”一度冲上热搜,网友们纷纷表示:“建议专家不要再建议了”。
“专家”作为一种身份,带有“知识权威”属性。他们是在特定领域中拥有特殊知识、技能或受过特殊训练的人。年轻人大部分刚步入社会,囿于自身知识有限,在求职、生育、情感、养老、理财等领域,有时需要听取专家意见,达到趋利避害的目的。
“专家”真的不可信吗
客观地说,在专家群体中,有不少肚里“有货”的学者,令人尊重。比如,有的教授能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分析法律案例,为年轻人讲解法律知识;还有的人化身“情感达人”,理论结合实际输出观点,解决年轻人的情感问题。
但有的“专家”则不然。他们显得很不了解年轻人的生活状态,从未考虑过年轻人的经济压力、健康压力、就业焦虑和婚恋焦虑,每每以一种“不食人间烟火”“纸上谈兵”“站着说话不腰疼”“何不食肉糜”的姿态指点江山。
年轻人虽然不是专家,但却是生活的实践者,他们知道什么样的生活对自己有利。此类“雷人建议”一出,往往会导致情绪对立。
个别专家的“伦理陷落”尤其值得警惕。专家群体本身构成复杂,一些草根“伪专家”、“三无”研究机构的“专家”通过包装,戴着五花八门的头衔,涌向互联网平台,冒充权威之声,甚至“跨界”对自己专业领域外的现象大肆评议,目的是为博知名度、最终实现“影响力变现”。
还有个别专家,丝毫不顾忌年轻人的感受,放弃学术中立原则,过度为商业利益代言。这种抛弃职业操守的行为,让年轻人对专家的排斥与日俱增,以至于拉低了年轻人对整个专家群体的信任和期待。
“不经他人苦,莫劝他人善”。个别专家应从年轻人的难处和需求出发“三思而后言”,先问问这个政策放在自己家人身上行不行,再提有参考性和实用性的建议,而非发表一番不可行的“废话”。
托马斯·索维尔在其著作《知识分子与社会》中提出一个观点:“知识分子的工作成果,往往是不需要负责的。”相比医生做的手术出事故了,工程师设计的建筑倒塌了要承担责任,知识分子提出的公共意见只是参考,出错了也不会被追责。
但网络平台有公共属性,不是某个人的”自留地”。专家更不是“真理的代言人”,一旦出错,造成的后果危害很难估量。
“建议专家不要建议”,不是让专家闭口不言,而是希望专家“从年轻人的利益出发”,少一些哗众取宠,多一些人文关怀,在理性沟通的基础上,建立相互尊重的“公众—专家”关系,为解决实际问题提供真知灼见。
专家和学者们被污名化是必然的
所谓专家教授是指在某一方面有较高造诣的专业人士,"专"就是指的专业的技能或者这个专业全面的知识学术,而学者一般是指拥有较高的学历和做学位的人。但是现在有很多的网友戏称专家为"砖家",戏称教授为"叫兽"。
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他们认为这些人只是活在书本里,提出的见解和观点往往不能和社会实际相结合,那些生活中的事情往往不是他们所认为的那么理想化。
有些专家提出要发放"生育基金"来鼓励生育,以降低人口的老龄化,而有些人则认为要少生优生才能推动社会进步。
同一件事情对于不同的专家往往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这些专家们好像都有自己的依据来证明自己的正确性,但是民众关心的却是生了孩子能不能养得起。
专家学者们往往拥有较高的社会地位和经济能力,他们的阶级与普通人并不相同。站在他们的高度上来说,生活是没有疾苦的,人是没有感情和冲动的个体,一个个来到这个世界上的新生命只是出生率的一个数据。
他们眼里只有经过统计和调查得来的冰冷数字,然后根据这些数字分析出一个方向,再提出自己的观点,但是他们并不能理解人情和人性,说他们一句"书呆子"毫不夸张。
德国哲学家叔本华认为,研究者、专家们不论男女老少都是在获得新颖的观点和获取信息。在书本上他们当然能获得一些观点和信息,但是有些东西不经过实践是不能够用于生活当中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那些扎在书和数据里头搞研究的专家学者们往往忽略了这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