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人为什么越来越反感“专家”
专家的建议,又惹怒了年轻人,最近,某学者表示,在鼓励年轻人生育、婚恋的问题上,可以将法定结婚年龄下调至18岁。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年轻人为什么越来越反感“专家”,希望大家喜欢!
年轻人为什么越来越反感“专家”?
“专家”作为一种身份,带有“知识权威”属性。他们是在特定领域中拥有特殊知识、技能或受过特殊训练的人。年轻人大部分刚步入社会,囿于自身知识有限,在求职、生育、情感、养老、理财等领域,有时需要听取专家意见,达到趋利避害的目的。
客观地说,在专家群体中,有不少肚里“有货”的学者,令人尊重。比如,有的教授能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分析法律案例,为年轻人讲解法律知识;还有的人化身“情感达人”,理论结合实际输出观点,解决年轻人的情感问题。
这些专家之所以能让年轻人信服,除了深厚的理论知识,还有共情心理和坚定的职业操守,他们的建议在客观上起到了普及知识、弥合矛盾、引领舆论的作用。
但有的“专家”则不然。他们显得很不了解年轻人的生活状态,从未考虑过年轻人的经济压力、健康压力、就业焦虑和婚恋焦虑,每每以一种“不食人间烟火”“纸上谈兵”“站着说话不腰疼”“何不食肉糜”的姿态指点江山。
年轻人虽然不是专家,但却是生活的实践者,他们知道什么样的生活对自己有利。此类“雷人建议”一出,往往会导致情绪对立。
个别专家的“伦理陷落”尤其值得警惕。专家群体本身构成复杂,一些草根“伪专家”、“三无”研究机构的“专家”通过包装,戴着五花八门的头衔,涌向互联网平台,冒充权威之声,甚至“跨界”对自己专业领域外的现象大肆评议,目的是为博知名度、最终实现“影响力变现”。
还有个别专家,丝毫不顾忌年轻人的感受,放弃学术中立原则,过度为商业利益代言。这种抛弃职业操守的行为,让年轻人对专家的排斥与日俱增,以至于拉低了年轻人对整个专家群体的信任和期待。
“不经他人苦,莫劝他人善”。个别专家应从年轻人的难处和需求出发“三思而后言”,先问问这个政策放在自己家人身上行不行,再提有参考性和实用性的建议,而非发表一番不可行的“废话”。
托马斯·索维尔在其著作《知识分子与社会》中提出一个观点:“知识分子的工作成果,往往是不需要负责的。”相比医生做的手术出事故了,工程师设计的建筑倒塌了要承担责任,知识分子提出的公共意见只是参考,出错了也不会被追责。
但网络平台有公共属性,不是某个人的”自留地”。专家更不是“真理的代言人”,一旦出错,造成的后果危害很难估量。
“建议专家不要建议”,不是让专家闭口不言,而是希望专家“从年轻人的利益出发”,少一些哗众取宠,多一些人文关怀,在理性沟通的基础上,建立相互尊重的“公众—专家”关系,为解决实际问题提供真知灼见。
百姓为何越来越不相信专家了?
20年前,中国还在崇尚“扫盲”。如今,对于所谓“专家”、“学者”、“名流”、“权威”人们不再相信他们言论的真实性,也不认为他们说的具有可靠性,甚至被嗤之以鼻,骂声一片,这巨大的反差背后究竟有着怎样的原委。
专家泛滥,真假难辨所谓的专家并非真的专家,媒体早已曝光很多高级职称评定的论文都是花钱买来的,此等造假的“伪专家”站在那里就足以让人笑掉大牙,一开口还不自找骂。
专家门槛变低,各行各业,一经包装,有证傍身,甚至这个证都是假的,都可以自诩专家。长此以往,老百姓哪还敢信专家。
更有甚者,抓住民众对专家的信服和崇拜心理,捞偏财,为个人私利,干着行骗的勾当,这种“骗子专家”养生类居多,不少民众深受其害。
电影《我不是药神》中那个靠卖假药赚钱的教授张长林,用扑热息痛掺面粉包装成几千元的抗癌药,这类趁火打劫的行为真的是让人恨得牙痒痒。
没有科学的评选机构,什么人都能自称专家。眼下,各行业专家产生和评选机制不完善,无法形成统一的标准,现有评定制度维护不到位。
给形形色色的野路子专家以可乘之机,也给社会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其实,建立一个公众参与决策机制,在很多人眼里比建立一个公正的专家论证制度更加符合真理。
专家身居高位,言论偏离民生有真学识的“专家”都是光吃白饭不干活的,只会照本宣科,不贴合实际,空说大话,跟纸上谈兵没什么区别,甚至还会说出与现实大相径庭的言论来。
花着纳税人的钱,空有头衔,不办实事,只会说一些离谱、无聊甚至是错误的东西,试问让老百姓如何信服?
这只会让双方的关系渐行渐远,粘性越来越差,长此以往,老百姓自然不会对专家抱有期待和好感,不送你几个臭鸡蛋就谢天谢地了。
提的建议严重不靠谱。有一些专家,心地是善良的,动机是良好的,就是提建议时不走脑子,让局外人看来,这是哪里的专家?简直应该专门呆在家里。
比如,把雷锋同志申请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把石家庄改名叫西柏坡市,把南京长江大桥炸掉。最近又把美容汉字的建议提了出来,引起网上质疑的蛙声一片。
教育部新闻发言人王旭明提出“教育依服论”,说没钱就别妄想高等教育了。按照这位教育专家的说法,中国实行教育平等是否就是多此一举,阻碍社会发展了,那些贫困山区渴望知识渴望学习的一双双眼睛是不是就应该被忽视?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李剑阁更是语惊四座:“我们不能提高劳动者的工资,毕竟低工资是我们的优势,否则,外商投资都跑到越南等工资更低的地方去了。”
敢问您是收了哪家无良企业的好处,要真如您所言社会都提倡低廉劳动力,老百姓生活如何保障?
黑心专家,唯利是图利用专家身份,携私牟利。有的专家仗着自己的专家学者教授名人头衔,利用自己的名气权势,借新闻媒体造势。
这样他们的观点就会上头条、上热搜,给自己贴金的同时,还能捞一笔,他们当然肆无忌惮地说,越劲爆他们的关注度和流量就会越高,还可借机凸显自己的“个性”,给自身带来的利益也就越多。所以他们常常语出惊人。
福建顺昌县文管办主任王益民声称考古时找到了孙悟空及其兄弟的合葬墓,还非要让孙悟空成为福建顺昌县人。
老百姓就静静看这位文物研究专家表演,心里想着吴承恩先生的棺材板怕是压不住了吧。且不说对四大名著的不尊重,这明显就是不经大脑的言论,颇有炒作之嫌。
有些专家被他人利益诱惑,做别人的马前卒,在公开场合发表一些“伪科学”,像那位交通系统专家王院长也说自己做那个环境课题研究是获得了一家汽车公司的资助,那是不是可以认为他是帮那家汽车公司做宣传呢?
没有专家的风骨,不是给钱就敢作为,而是给钱就敢作为。早些年的专家鉴定会是个什么货色,人民早已经专家的表演被普及了常识,那就是,给钱天大的谎言都能通过专家评审。
本来专家应该是科学和公理的代言人,但有的专家给各种丑恶事实论证出美丽的新衣,给各级官员开脱责任。明明血铅超标了,孩子都病入膏肓了,专家出假检测报告说这里血铅不高。
那里有毒化学品泄漏了,附近居民被污染生病了,专家说那里的人产生了幻觉,受了心理暗示,其实健康得很。桥塌了,楼垮了,专家还一本正正经跟企业沆瀣一气狡辩这些不是豆腐渣工程,只是共振引起的合理反应。
被断章取义耽误的真专家当然不排除一种情况:有的专家说一番话是有特定语境背景的,但是被有心之人断章取义,进而被夸大扭曲。
这种时候民众应该擦亮眼睛,不要被有心之人蒙蔽,自己也要有一定的判断力,对专家的态度也不能一杆子打死一船人。
到底为何会出现这种现象呢?
首先,据我了解,“建议专家不要建议”的这条热搜,来自于几位专家对于年轻人买房的评论,比如“专家不建议年轻人掏空六个钱包凑首付”“专家称买房比租房划算”等等。其中,第二个例子还是个案,大部分例子都是专家不建议买房。
众所周知,买房和租房哪一个更舒适,这种问题充满了主观性,每个人的观点都不同。买房不像上学时的理科题目,有唯一的答案;它类似于文科题,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专家的建议让网友感受到专家把自己的观点拿来做大家的参考答案,自然会否定专家的建议。不过话说回来,既然见仁见智,专家说说自己的观点,倒也没什么。
当然了,这不是问题的全部。
还是刚才的那句话,买房或者不买房,完全是一个人自己的决定,而且是日常生活的决定。然而,专家的建议就像是一种指导,让网友潜意识里感受到专家在“约束”自己。这种原理就像被父母管教一样,没有人愿意按照别人的意志度过自己的一生。
这也是我一直以来的观点:不要建议别人按照自己的方式生活。我觉得一个人年轻的时候就是要拼搏、奋斗,人生才精彩。但有些人不彻夜工作,简简单单地度过一生,幸福感也可以比我高得多,何必非要拼命呢?子非鱼,焉知鱼之乐,有些人就是要买房才会觉得安心和舒适,那么该买就买喽。
最关键的是,专家嘴上不建议买房,但大家默认的是,专家作为阶级相对比较高的人群,必然是有房有车的。一群有房的人建议别人不要买房,就有“站着说话不腰疼”的嫌疑了。如果马斯克说买房不如租房,大家就不会这么抵触,因为这位世界首富确实在租房子住。
不过,专家虽然没说出来,但他在自己有房的情况下不建议网友买房,其本质就是出于经济状况不同。如果一个人真的已经经济自由了,相信专家也不会建议这个人不买房。他们只是建议经济尚不宽裕的年轻人延迟买房,减轻负担。但是,这句话没说出来,就像父母管束孩子时无法明确表达自己的良苦用心一样,被误解也是在所难免的。
所以,在这里我想说说我的观点:专家在个人生活方面的观点我不能完全认同,但我不否认他们的建议是专业的,仅此而已。
另一方面,我们还会注意到:有些网友对于专家的反感,不仅仅局限于这种主观性比较强的问题上,还会表现在科学问题上。
就比如我经常会发一些关于宇宙天体的科普文章,比如几千光年外发现了某颗系外行星、几十亿年前地球上经历过的巨大事件等等。几乎每次发布了这种文章后,就会有网友评论:“反正咱们也去不了那么远,你们随便编”“反正那么久的事没人知道,你说是什么就是什么”。
对于这样的人群,我们是无法用上面的几种情况来归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