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三全区会放假庆祝的自治区是

|和杰

三月三入选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三月三全区会放假庆祝的自治区是那个自治区这么好?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三月三全区会放假庆祝的自治区是,如果喜欢请收藏分享!

三月三全区会放假庆祝的自治区是

三月三全区会放假庆祝的自治区是?

农历三月三是中国多个民族的传统节日,其中以壮族为典型,在古代壮族青年男女聚集街头欢歌、汇聚江边饮宴。在中原有三月三拜祖先 、三月三拜轩辕说法。

在壮族传说中,三月三是壮族始祖布洛陀亲父盘古大帝诞辰日。农历三月三,不仅仅是单纯的壮族传统踏青歌节,也是壮族祭祖、祭拜盘古、布洛陀始祖的重要日子。也是广西壮族、瑶族、侗族、苗族、汉族等民族传统节日。

三月三入选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

“壮族三月三”入选国家级非遗名录

武鸣县地处广西中南部,为首府南宁市辖县,总人口68万人,其中壮族人口占86%,亦是壮族文明的发祥地之一。

历史上,壮族被认为是古骆越人的后裔。根据研究,龙母文化是以龙母赡养一条小龙蛇并为民治百病,小龙蛇对龙母报恩的古老传说为中心起源发展的,是以壮族先民有龙母崇拜的习俗。

为了祭祀龙母,壮族先民每年农历三月三都要举行隆重的祭拜仪式,以山歌传诵龙母,因此聚集形成了歌圩活动。随着时代变迁,歌圩逐渐演变成以歌唱爱情、向往美好生活为主的男女追逐对唱活动。

在壮话中,“歌圩”的“圩”为市集之意,“歌圩”便是指民众因唱山歌而聚集形成的市集。武鸣歌圩自古就十分盛行。每逢歌圩之日,成千上万的青年男女汇聚于林荫下溪流边,唱对应答,三天三夜不散场。

从1985年起,武鸣县连续举办了18届“三月三”壮族歌节。2003年,武鸣县正式将“歌节”复名为“歌圩”。至今已走过整整31年的武鸣“三月三”歌圩,成为传承、发扬优秀民族文化,打造对外交流、招商引资平台,提升武鸣知名度的最佳载体。

通过树立“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的办节理念,武鸣县在推出了“山歌擂台赛”、“千人竹杆阵”等富有壮乡特色的活动项目的同时,将招商推介会、房地产展销会等经贸活动融入歌圩整体活动中,呈现出“表演活动万人空巷,经贸活动盛况空前”的火爆场面,极大地带动县内相关行业的发展。

经过多年精心打造,“三月三”歌圩具备了越来越高的文化品牌价值,成为凝聚、弘扬武鸣壮民族精神的最佳载体。2008年“三月三”歌圩入选第二批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0年,武鸣县被文化部确定为“中国壮乡文化研究保护基地”;而由武鸣县申请的“三月三歌圩”商标,也获得了国家工商局的正式授权。2011年,武鸣县正式把活动名称从“中国壮乡·武鸣‘三月三’歌圩”扩展为“中国壮乡·武鸣‘三月三’歌圩暨骆越文化旅游节”。

武鸣县每年举办的“三月三”歌圩,不仅能够让各地客商领略武鸣的歌圩文化,享受武鸣迷人的民族风情,又能够进一步了解武鸣,增进友谊,加强交流与合作,促进共同的发展,成为了经济发展的强力助推器。

三月三是哪个民族的节日?

古时以农历三月第一个巳日为“上巳”,汉代定为节日。旧俗以此日在水边洗濯污垢,祭祀祖先,“是月上巳,官民皆絜(洁)于东流水上,曰洗濯祓除,去宿垢疢(病),为大絜”(《后汉书·礼仪志上》)。魏晋以后,上巳节改为每年的三月三日,不再进行祭祀活动,逐渐演变成一种临水宴宾、郊外踏青游春的活动。杜甫在《丽人行》诗中描绘“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就是唐朝“三月三上巳节”风俗的写照。相传“三月三”是黄帝诞辰,中国自古有“二月二,龙抬头;三月三,生轩辕”的说法。同时,“三月三”也是中国多个民族的传统节日。

黎族“三月三”-对歌

黎族“三月三”

农历每年的三月三日是黎族纪念祖先、追求幸福爱情的传统节日。黎族人民会身着节日盛装,挑着山兰米酒,带上竹筒香饭,从四面八方汇集一起,或祭拜始祖,或三五成群相会、对歌、跳舞、吹奏打击乐器来欢庆佳节。青年男女更是借节狂欢,以歌会友,以舞传情,沉醉在幸福的爱河里,直到天将破晓,才会依依惜别。

黎族“三月三”活动的基本内容有:

祭祀祖先。黎族人祭祀以黑色为美的标志,每年农历三月初三这一天,年轻的姑娘穿着黑色长桶裙,结着黑色头巾,男青年手执黑伞子,携带着山兰酒、糯米酒、腊肉等到约定集会的山上祭祀祖先,之后一起吃用、欢度节日。

对歌择偶。姑娘手持“布任”(一种香树枝叶)遮面,躲在绿树丛中,成群结队的男青年主动邀其对歌,你唱我和、你问我答,从相互问候到倾诉爱慕之情,择中对象后互赠礼品订亲。

歌舞娱乐。最为常见的是男女结群跳打柴舞。打柴舞是先将两根较粗的大圆木平行置于地面,再在上面横架数对2米多长的细木棍或竹竿,相距数尺宽。棍旁蹲数对男女青年(打柴者),相对执着细木棍,按舞蹈节奏击打。木棍时分时合,舞者(跳柴者)人数不限,在一分一合间跳跃表演。

游艺竞技。传统体育竞技活动有射箭、荡秋千、爬树、打狗棍、骑牛、拉乌龟、放竹排、攀藤、粉枪射击等,后来又增加了球类、棋类、田径类比赛。

壮族“三月三”-民俗活动内容之一:斗牛

壮族“三月三”-民俗活动内容之一:跳竹竿

壮族“三月三”

壮族“三月三”,是广西武鸣壮族于每年农历三月初三祭祖先、祀玄天、拜龙母、会男女的盛大节庆文化空间。明清时期,壮族受民间道教真武信仰影响,由祀真武迎神赛会演化成具有壮族特色的、以五色糯米饭祭祖为主要内容的“三月三”节日;抢花炮是其特色活动。

龙母庙是壮族“三月三”主要活动场所之一。壮族民间传说龙母“娅浦”是在“三月三”去世的,壮族民间社会广泛祭祀。明清时期,广西壮乡兴建大量龙母庙,目前,武鸣县罗波镇罗波街南面保存的一座龙母庙,名为罗波庙,是武鸣壮族“三月三”活动的中心场所。

壮族“三月三”主要活动有:1、在祖神庙里摆祭坛,供猪、牛、羊三牲和五色糯米饭,请师公和道公班主持祭祀祖神“娅浦”;2、用彩轿抬出“娅浦”,师公扮“骆垌”(即戴傩面鸟神和蛇神)跳舞开路,巡游各村寨,驱邪祈福;3、村民在家中祭祀祖先,需要还愿的主家请戏班唱戏,将“娅浦”彩轿抬至戏台前安放,意为请“娅浦”看戏;4、抢花炮。主持人点上火药放炮,将红炮圈射上高空,炮圈落下时各队的选手争先抢夺,一般是抢三炮结束比赛;5、对歌,包括对歌择偶、赛歌、赏歌等。此外,还有抛绣球、 “斗蛋”、斗牛、跳竹竿等活动。

    3517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