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C2022E3(ZTF)彗星观测指南

|金梅

天文爱好者注意啦,C2022 E3(ZTF)彗星应该是今年最值得关注的一颗彗星,因为这很有可能是新智彗星以来,第一颗肉眼可见的彗星。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的关于2023年C2022 E3(ZTF)彗星观测指南,供大家参考,快来一起看看吧!

2023年C2022E3(ZTF)彗星观测指南

2023年C2022 E3(ZTF)彗星观测指南

一、直播预告

深圳市天文台将在视频号“深圳天文”为大家进行“C/2022 E3 彗星直播——这一别将是万年!”的线上观测。

直播时间:2023年1月29日 21:30

直播入口:深圳天文视频号

二、彗星动态:

在热闹的兔年氛围里,C/2022E3(ZTF)彗星也加快了脚步,从牧夫座经过天龙座、小熊座,并且将在1月末进入鹿豹座,运行速度很快。在1月30日,彗星距离北天极只有10°,这也意味着,我国大部分地区几乎整夜可见这颗彗星。

进入2月,彗星从鹿豹座经过御夫座来到金牛座,且天黑后地平高度也越来越高。2月5日到6日彗星从御夫座最亮的五车二附近经过,最近时的不到2°。2月11日,彗星来到火星附近,最近距离不到1°,此时彗星亮度约为6.5等,火星约为0等。2月15日,彗星来到金牛座的毕宿五,最近距离不到2°,此时彗星亮度约为7.0等。

三、最新观测数据拟合

根据COBS 1月27日最新的观测数据拟合,2月1日近地点时,其亮度可能达4.9等,这也意味着已经可以通过肉眼进行观测了。

不过彗星的亮度和恒星的亮度不同,实际观测可能更暗弱一些,建议观测时一定要前往光污染较少的环境,使用双筒望远镜辅助观测最佳。

流星与彗星有什么区别

1、概念不同:彗星是指进入太阳系内亮度和形状均会随其距离太阳距离的远近变化而变化的围绕太阳运动的天体。流星是指运行在星际空间的流星体(通常包括宇宙尘粒和固体块等空间物质)在接近地球时由于被地球引力捕获,进入地球大气层,与地球大气层摩擦燃烧所产生的光学轨迹。

2、外观不同:彗星在太阳热辐射的作用下分解成彗头、慧发、彗尾,由于其运动速度的原因,使得彗星的彗头和彗尾看起来状如扫帚。流星的种类比较多,不同类型的流星,其形状也是千奇百怪的,不像彗星大都像扫帚。

3、组成不同:组成彗星物质主要由水、氨、甲烷、氰、氮、二氧化碳等非固体组成,彗星内部的彗核由凝结成冰的水、二氧化碳(即干冰)、氨和尘埃微粒混杂组成冰物质。流星里含有最多的元素是铁,镍,硫,硅,钴,钙,氧等等,以固体物质居多。

4、生命周期不同:彗星的年龄接近于宇宙中的天体,生命周期很长,以哈雷彗星为例,从有人类历史记录来看,哈雷彗星就已有2500多年的年龄了,实际上其年龄超过一百万年。流星在其形成流星现象的时候就以开始消亡,整个过程不过数小时,十分短暂。

历史上有彗星撞地球吗

历史上有彗星撞地球。

在公元773年的冬天就发生一次彗星撞地球事件。

日本科学家通过对雪松碳十四的研究发现:在中国唐朝时期,地球上发生过一次奇怪的大气碳十四含量突然增加事件。

扩展资料:

在《旧唐书》和《新唐书》的记载中,唐代宗大历七年,确实出现了非常壮观的彗星天象。

《新唐书天文志》里有写着这样的话:“[大历]七年十二月丙寅,有长星于参下。其长亘天。长星,彗属。”

《旧唐书》则记载着:“[大历七年十二月]丙寅雨土,是夜长星出于参。”大历七年十二月丙寅对应的时间正是公元773年的1月17日,这与珊瑚碳十四含量增加的起始年代和季节均非常接近。

当时彗星撞击的天象非常壮观。“当时长安的‘土’,有可能是彗核碎裂造成的。‘其长亘天’也说明彗星进入了地球大气的范围。”

孙卫东解释说,“中科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副所长孙小淳研究员查找出了这些史料。我们国家古代重视观测星象,古代天文学文字记录的全面,常令国外同行深感羡慕。”

这颗彗星有多大,孙卫东表示它的规模尚不足以与哈雷彗星相比。“如果是哈雷彗星这种等级的,有可能让大气中碳十四的量增长几十乃至上百倍,而不仅仅是增加1.5%。

据估计哈雷彗星上一次通过近日点丢失约1.5亿吨的物质,其所含的碳十四可能已经接近大气中碳十四的总量。”

    340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