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社部辟谣“不认证停发养老金”怎么回事
养老金是居民们的养老钱,是很重要的,人社部辟谣“不认证停发养老金”怎么回事?下面是小编用心整理的人社部辟谣“不认证停发养老金”怎么回事,如果大家喜欢的话,欢迎大家收藏并积极分享哟!
人社部辟谣“不认证停发养老金”怎么回事?
社会保险待遇资格认证是国际通行做法,主要是为了建立领取养老金资格认证的反欺诈机制,防止基本养老保险基金被冒领,维护基金安全。认证时间一般是一年一次,各地区社保部门对于认证时间的安排存在不同的做法。
2022年我国全年社会保险基金收入7.1万亿元,支出6.6万亿元,年底累计结余7.4万亿元,能够确保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
近日,“2023年养老金认证时间提前,退休人员必须在1月份完成待遇资格认证,否则养老金将会停发”的消息在多地流传,引起社会广泛关注,有的网友担心是因为养老金不足。这是真的吗?针对此说法,记者予以求证。
记者注意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已发文紧急辟谣,同时提醒广大网友一定要提高警惕;武汉、成都、哈尔滨、郑州、呼和浩特、长沙、福州等多地人社部门也发布公告予以澄清,不少地方的人社部门还在相关公告中提示了社保待遇资格认证方式。
据悉,这个认证是指领取社会保险待遇资格认证,认证时间一般是一年一次,各地区社保部门对于认证时间的安排存在不同的做法。例如,成都实行滚动认证,待遇领取人员自领取待遇的次月起,每12个月认证一次。开展此认证是国际通行做法,主要是为了建立领取养老金资格认证的反欺诈机制,防止基本养老保险基金被冒领,维护基金安全。
中国社会保障学会副会长、浙江大学国家制度研究院副院长金维刚表示,一些试图浑水摸鱼的骗子通过散布谣言,推送虚假网站,打着可以代办认证的幌子,诱导一些退休人员和城乡老年居民填写身份证、银行卡等信息并从中牟利。
那么,如何进行认证?记者从人社部了解到,第一种是刷脸认证。人脸识别自助认证,通过登录国家社会保险公共服务平台网站或“掌上12333”等官方手机APP进行认证。第二种是社会化服务认证。高龄老人和行动不便的特殊群体提出上门认证的申请,社保局工作人员上门协助认证。第三种是数据比对。社保局通过和公安、民政、医院、交通运输等部门进行数据比对来获取退休人员的情况。
如果退休人员或符合领取养老金的城乡老年居民在认证期限内没有办理认证,发现养老金被暂停,也不要着急。人社部提示,退休人员主动和社保局联系并按要求完成认证后,就会恢复养老金发放并进行补发。
养老金关系着亿万退休人员的生活。2012年以来,退休人员的养老金水平不断提高。目前,我国养老金运营情况如何?有没有网友担心的所谓停发、缓发或者少发的可能?
金维刚表示,无论是全国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还是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入都是大于支出的。2022年,我国全年社会保险基金收入7.1万亿元,支出6.6万亿元,年底累计结余7.4万亿元,基金运行平稳。我国各项基本养老保险制度能够实现基金长期收支平衡和可持续发展,能够确保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能够维护广大参保人的合法权益,使其能依法享有养老保障。
浙江大学共享与发展研究院院长李实同样认为,从目前养老金的运营情况来看,不必担忧养老金停发、缓发或者少发。
“我国不存在养老金亏空的问题。尽管近年来受到新冠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但财政补助力度相应增大,能够确保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李实说。
养老金目前亏空了吗?
养老金目前投资多少?
1月18月,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召开2022年四季度新闻发布会,人社部就业促进司、养老保险司、失业保险司等相关负责人出席,介绍2022年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进展情况,并答记者问。
相关负责人指出,2022年,全国城镇新增就业局势保持基本稳定。减负稳岗各项政策加速落地,全年释放政策红利约4900亿元。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取得新进展,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个人养老金制度启动实施。截至2022年底,个人养老金参加人数近两千万,总缴费金额破140亿;并推动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委托投资,实际投资运营规模1.62万亿元。
下一步,人社部将接续推出“10+N”公共就业服务系列活动,以农民工、困难人员和重点企业为服务对象,通过集中帮扶,力争实现就业有支持、用工有保障。并将会同相关部门研究延续实施失业保险保障扩围政策,逐步提高失业保险金标准。
2022年全国城镇新增就业1206万人,就业局势基本稳定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新闻发言人、政策研究司司长卢爱红表示,2022年,全国城镇新增就业1206万人,就业局势保持基本稳定。减负稳岗各项政策加速落地,全年释放政策红利约4900亿元。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取得新进展,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个人养老金制度启动实施。截至年底,全国基本养老、失业、工伤保险参保人数分别为10.5亿人、2.4亿人、2.9亿人,基金运行总体平稳。
人社部就业促进司司长张莹进一步指出,2022年,人社部会同有关部门深入实施就业优先政策,重点群体就业基本稳定,脱贫人口务工规模3278万人,同比增加133万人。市场供求保持活跃状态,100个城市公共就业服务机构求人倍率为1.46,继续保持在1以上。
张莹强调,2023年,人社部将接续推出“10+N”公共就业服务系列活动,服务对象将覆盖高校毕业生、农民工、城乡困难人员等重点群体和各类用人单位,服务时间将分布于全年每个月份,努力实现月月有招聘,服务不断线。
其中,首先开始的为1月-3月的春风行动暨就业援助月活动。以农民工、困难人员和重点企业为服务对象,通过集中帮扶,力争实现就业有支持、用工有保障。活动期间,预计将提供就业岗位3000万个。江苏、河南、广东、云南、陕西、甘肃等劳务输出大省、劳务输入大省提前开展劳务对接,为节后劳务输出预作准备;北京、上海、浙江、福建等用工大省都已出台专门政策,为重点企业招用工发放资金补贴;吉林、湖南、新疆等省份组织对困难人员的走访慰问,上门送政策、送指导、送岗位。
近两千万人参加个人养老金,总缴费金额破140亿
在被问及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实施进展情况时,养老保险司副司长亓涛表示,2022年1月实施以来,人社部会同相关部门稳步推进各项改革,养老保险覆盖面进一步扩大,基金收支总体平衡,制度运行平稳。
一是在全国范围内基本实现政策统一,劳动者与退休人员的养老保险权益得到更好保障。指导各地逐步放开灵活就业人员参保户籍限制,将更多灵活就业人员纳入养老保险保障范围。二是加大省际间互济力度。2022年全年共跨省调剂基金2440亿元,有效均衡了地区间基金当期收支压力。三是建立了中央和地方养老保险支出责任分担机制,中央财政补助力度进一步加大,地方财政养老保险投入机制更加完善。四是不断提高养老保险管理服务水平和公共服务可及性。建成了与全国统筹相适应的信息系统,实现了数据集中管理、部省经办联动,更好做到“记录一生、保障一生、服务一生”。不断完善全国统一的社会保险公共服务平台功能,已开通83项全国性、跨地区社会保险服务,比2021年增加了30多项,操作更加简便,方便了参保企业和参保人员“跨省通办”“一网通办”,累计访问达43亿多人次。
据了解,截至2022年底,全国基本养老、失业、工伤保险参保人数分别为10.5亿人、2.4亿人、2.9亿人,同比增加2430万人、849万人、825万人。全年基金收入7.1万亿元,支出6.6万亿元,年底累计结余7.4万亿元。此外,基金投资运营和监管稳步开展,推动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委托投资,实际投资运营规模1.62万亿元。
而在个人养老金方面,亓涛指出,2022年4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推动个人养老金发展的意见》,明确个人养老金是政府政策支持、个人自愿参加、市场化运营的补充养老保险制度。《意见》印发后,多部门协同发力初步形成了个人养老金制度体系和管理体系。
2022年11月25日,个人养老金制度在36个先行城市(地区)启动实施。在各部门、各先行地区、各参与金融机构的大力宣传和共同推动下,总体运行平稳有序。截至2022年底,个人养老金参加人数1954万人,缴费人数613万人,总缴费金额142亿元。
2022年共释放稳岗红利2713亿元
在失业保险方面,人社部失业保险司司长桂桢表示,2022年人社部先后出台了三轮“降缓返补扩提”一系列阶段性、组合式援企稳岗政策举措,加力保市场主体稳就业。全年共释放稳岗红利2713亿元。
一是加大降费缓缴力度,在延续降低失业保险费率政策一年的基础上,叠加实施困难行业企业和受疫情影响中小微企业缓缴失业保险单位缴费政策。去年,共减收失业保险费为企业减负纾困1590亿元。二是支持企业稳定岗位,激励企业不裁员少裁员,大幅提高稳岗返还比例,将中小微企业返还比例由60%最高提至90%,大型企业由30%提至50%。去年,共向787万户企业发放稳岗返还资金497亿元,是上年的2倍,小微企业受益明显。三是精准发力助企留工,对出现中高风险疫情地区的所有参保企业、未出现中高风险疫情地区的5个特困行业参保企业,按每名参保职工不超过500元的标准发放补助,支持企业留住工作岗位。政策实施7个月以来,共向530万户企业发放留工补助资金303亿元。四是激励企业吸纳大学生就业,创新出台一次性扩岗补助政策,支持企业积极扩岗。毕业季以来,共向52万户企业发放扩岗资金27亿元,惠及高校毕业生192万人。五是促进劳动者提技赋能,拓宽技能提升补贴政策范围,并支持东部7省(市)将失业保险基金用于职业培训补贴、职业技能鉴定补贴等支出。目前,已支出技能提升资金296亿元。
“下一步,人社部将继续加强困难失业人员基本生活保障,充分发挥失业保险保生活兜底功能。”桂桢指出,人社部将会同相关部门研究延续实施失业保险保障扩围政策,逐步提高失业保险金标准。
养老金个人账户怎么查?
1.携带好自己的身份证前往当地社保经办中心查询;
2.可在社保官网查询;
3.可在社保官方公众号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