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年中国人的集体记忆高中征文

|宋佳

一年中最重要的节日是哪一个?是春节。对此关于春节的记忆不知你们了解多少呢?那么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准备了过年中国人的集体记忆高中征文范文,欢迎参阅。

过年中国人的集体记忆高中征文

过年中国人的集体记忆高中征文精选篇1

【年俗】

腊月二十三这天,中国人都在过小年。

如今,许多年轻人不懂得过小年的内涵。过小年,也叫辞灶,作为“一家之主”的灶王爷,每年都上天“开年会”,汇报这家人一年的道德表现,从老天爷那里领取对这一家人的奖惩。因此,各家都十分重视辞灶仪式,除了给灶王爷供饺子、烧纸烧香,还用糖块、柿饼、蜜枣、花生、苹果等香甜的供品来供奉灶王爷。所以,每家灶台旁边的墙上,都会贴一张灶王爷的年画,年画两边是一副对联:“上天言好事,下界降吉祥。”积善得福,这项民俗活动使人们形成强大的心理暗示和道德指引,包含着对道德的敬畏,对未来的美好期盼。

辞灶,是年俗文化的序曲。从腊月二十三开始,一连串年俗接连不断。从城市到乡村,“噼里啪啦”的鞭炮声不断响起,年味儿越来越浓,过年的节奏也越来越快。在鞭炮声的催促下,亿万中国人像潮水一样在中国大地上四处涌动。

我们不妨从空中俯瞰中华大地,亿万人次向着不同的方向奔走,所有的铁路、公路、水路人潮汹涌,这是全世界独一无二的盛大景象。而推动亿万人向四面八方奔涌的超强动力,是那抹乡愁,是萦绕在每颗心间的丝缕亲情。

辞灶之后的日子里,家家户户都忙着置办年货,叫做“办年”。添新衣,蒸馒头、做花馍、做豆腐、做年糕、做发团、炸鸡炸鱼炸肉、买酒等。这一系列物品,都能通过谐音表达对幸福的期盼、对未来的祝愿。

面对丰盛的物质生活,人们的情感进一步发酵。过年了,该孝敬一下父母了,一块肉,一袋面,一瓶酒,一件新衣,不论多少,不论厚薄,都是儿女的感恩之心。尤其那些在外的儿女,不论远的近的,纷纷踏上回家省亲的路。这种氛围像温室,催发了人伦亲情,慈孝仁爱之心趁着节日的温度在中华大地上弥漫、荡漾。还有很多人趁着这种氛围,看望七姑八姨、三朋四友,重温久违了的情感。更有一些人,把这种情感延展到社会层面,去看望孤寡穷困人群,送去人间的关爱。

年俗,行进在天寒地冻的时节;人心,荡漾在暖意升腾的阳春。

过年中国人的集体记忆高中征文精选篇2

【过年看大戏】

在我的家乡,过年期间看戏是必不可少的重头戏。

午后,村头的晒场忽然变得喧闹起来,被挑选出来的精壮汉子,都是干活不惜力的人,两两一组,举起锄头开挖柱脚,另一组人则忙着用玉米秆、高粱秆和木板打围子,大家通力合作,戏台赶在太阳落山前便搭起来了。

孩子们对搭台子似乎不怎么感兴趣,他们围着搁在戏台一隅的道具大红木箱,好奇地看看这儿,摸摸那儿,想象着自己穿上戏服,拿着刀枪,好生舞弄一番,那才叫过瘾呢。只可惜,四个大木箱全都上了锁。

无论丰年还是歉年,请戏班子唱戏,是村里多年沿袭下来的传统,更何况,今年又是一个大丰收年,稻谷早早入了仓,黄澄澄的玉米进了缸,绿豆芝麻也进了粮库。辛勤劳碌了一年的乡亲们要请戏班子唱戏的消息,像长了翅膀迅速地传开了,经过传言达信、上门约请,村里人的亲朋好友能来的都来了。二黄80多岁的表舅母,硬是让二黄背了十多里路,赶在开锣前到了场。

戏台上方的汽灯发出灼眼的光,戏终于在晚上七点钟如期开演。台下黑压压的一片,先到的坐在自带的矮板凳、小椅子上,后到的就地坐在石头、砖块上,人越聚越多,甚至连墙头和枯树杈上也坐满了人,将戏台里三层外三层围个水泄不通,大家全神贯注,眼里满是陶醉。

台上的演员,无论生旦净末丑,手眼身法步,唱念做打舞,一丝不苟,演得起劲,幕布忽然被快速击开,一个手持一根青竹棍的演员,呼啦啦连续翻起十几个筋斗,收住脚步立定后,有板有眼地唱了起来。顿时,喝彩声,叫好声响成一片。

戏在按照既定情节推进。这时,一老一少走上台,少年小碎步扶着老者,如泣如诉,唱腔直抵人心,台下熟悉唱词的,跟着低声哼起来,更多的人偷偷从衣袋里拿出手帕擦拭眼泪。

一场大戏谢幕,乡亲们依依不舍地离开,过后将是长时间的体会交流。大戏唱完了,年也过完了,乡亲们怀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又开始了新一年的忙碌。

过年中国人的集体记忆高中征文精选篇3

【那年春节晒粮忙】

1971年的春节,我在上海崇明农场负责稻谷管理工作。除了日常晒稻谷外,还要完成各种杂活,所以我所在的班被称为“小工班”。为防止稻谷霉烂,我和班里的“七零届”们商量后,大家一致同意大年初二就返回农场,把仓库里的十几万斤稻谷全部翻晒一遍。

大年初二,我们乘船回到了崇明农场。发现生产队的宿舍、食堂等处一片寂静,往日人声鼎沸的情景不再。大年初三一早,我们“小工班”的十个工人就在打谷场上热火朝天地干了起来。崇明气温一般要比市区低2-3摄氏度,正值正月,虽然我们被凛冽的西北风呼呼地吹着,但活没干多久,大家的背脊后面就有点出汗了。一筐筐二三百斤重的稻谷,大家两两搭伙,扛起就走,动作麻利而娴熟地扛到水泥场地,再摊开晾晒。干得起劲时,有的人还会情不自禁地对着旷野大声吼叫两声,毕竟四周也没有其他人。

等到傍晚时分,大家把场地上几万斤稻谷堆拢,再收回到仓库里。虽然一天下来稻谷也没有晒到什么太阳,但经西北风一番劲吹,原有的潮气和湿气被吹去了不少。负责生产的武装部沈部长,看到我们大年初三就回来劳动了,既惊讶又感动。他热情地向大家表达了节日的祝福,并夸赞我们为“晒粮战线上的一面红旗”,大家听后都很受鼓舞。

放假期间,队里食堂不开灶。我们就到崇明老职工家里,请他们帮忙,随便做些饭菜,再配上我们自己从家里带来的吃食,倒也蛮热闹的。大家一边吃菜,一边喝着崇明老白酒,时不时地互相交流些在沪所听所见的新闻,气氛融洽而热烈,颇有几分水浒英雄好汉齐聚的景象呢。

之后几天,我们仍没有丝毫懈怠,坚持每天把仓库里的稻谷扛进扛出,进行反复翻晒,保证全部仓储稻谷的安全存放。

如今,多少年过去了,每逢过年,我还是会不由自主地想起,那年春节在农场晒粮的往事。让我感到自豪的是,我在农场工作的那五年,没有发生过一粒稻谷的霉变。我知道,这并不是因为我有多大能耐,而是有一群踏实肯干、热情淳朴的人们始终和我肩并肩。

过年中国人的集体记忆高中征文精选篇4

人们说,有海水的地方就有中华儿女,而有中华儿女的地方,就有春节。放眼中华大地,举目五洲四海,每逢春节,礼花绽放,龙舞翻飞,欢声笑语荡漾,春节热闹了中国,春节也正走向世界。

春节不仅是中国人的春节,也是世界的春节。

春节首先是个亲人的节日、家庭的节日,而人特别是中国人最看重家庭和亲情。中国有句老话:“大年三十吃饺子,没有外人”,意思是说一年忙到头的人们,四处漂流的人们,过春节时一般都要回家,父子两代,祖孙三代,甚至四世同堂,敬杯酒,鞠个躬,父慈子孝,母良妻贤,人们在鞭炮声中,在锣鼓声中,在欢笑声中,享受着人间温暖。这种温暖同金钱无关,同权力无关,同势利无关,是骨肉情,阖家欢。同时,春节还是加深人与人之间感情、沟通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节日,是团结的节日。不但在亲人之间,即使在互不相识“外人”之间,包括在有些隔阂、有些矛盾的人们之间,春节见面时也会客气一点,会有笑容和宽容。有点理解和关心,一句“恭喜发财”,一句“新春愉快”,谁听了谁高兴。总之,春节是使人和陆相处、欢乐愉快的盛大节日。

春节是集中展现传统文化的节日。过春节,是对和平、友谊和亲情的检阅和激励,是对未来美好生活的祝福和祈祷。春节文化是源远流长的中国文化、东方文化,受人喜爱,深入人心。如今,春节不但深入中国人心,还深入了外国人心。重家庭、重亲情,中国人、外国人都一样。在一些有中国人的国家和地区,外国人也同中国人一起过春节。除了原来的几千万华侨华人和留学人员,今天还有更多的中国人在走出国门,也有更多的外国人来到中国。人的进进出出,势必促进文化的进进出出,有“西学东渐”,也有“东学西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东西方互相吸收文化的精华,取长补短,凡是健康的、文明的就是世界欢迎的。文化交流使世界更文明,生活更多彩。

春节的魅力是中国的魅力、东方的魅力,也是世界文明的魅力。中国的春节,是对世界文明的一种贡献,是送给全人类的一份厚礼。

过年中国人的集体记忆高中征文精选篇5

春节是最热闹的节日,大人和小孩都放下手中的任务,为过年做好准备。

接近春节时期,家人们从市场上买回一些香肠、腊肉。那一节节香肠,一块块腊肉,无不勾起我的食欲。看到这食物,我口水都流三丈长了,真想大口大口吃起来,那香肠、腊肉,任谁看了都会大吃一斤。可想而知,吃一口便能回味无穷。

到新一年,人们总会打扫自己的家,除去旧灰尘,让一切变成崭新的。大人们拿着一把30多厘米的扫帚,像涂油漆那样扫着墙壁,在那之前要用一些旧布遮住家具,不让它们受到侵袭。不知不觉中,这做清洁成为一种每家每户都参加的比赛,看谁能把自家打扫干净。

送灶神是我们这的传统习俗,每年都在灶屋烧一些纸,把灶神送往天庭,让他向玉帝汇报家庭情况。

每年街上都挂有彩灯,有苹果形,有流星形,还有五角星形……这些灯在晚上会闪烁出绚丽的光芒,使街上焕然一新,放眼望去,能看到一片灯的海洋。

除夕是春节的一个高潮,尤其是晚上,小孩子们都要守岁,待到24时,可以欣赏烟花表演。我在电视机前看《春晚》,但用余光每时每刻注意墙上的时钟,希望24时立刻就到……23时59分,人们开始倒计时,激动人心的时刻快到了,10……1。这时,烟花冲向空中,打破了夜晚的宁静,烟花接二连三地撞击夜空,汇成了各种图案:有的像花儿,有的像星星,还有的像封闭图形等。各式各样的烟花为单调的夜空增添了许多色彩,装扮了许多服饰。浓浓烟雾都弥漫在大街小巷中,这烟雾已经遮挡了人们的视线……

到了正月初一,人们走亲访友、祭拜祖先。最多的是和亲戚在一起吃团年饭,吃汤圆预示“团团圆圆”,吃鱼也预示着“年年有余”。小孩子最期待的是压岁钱,可以用压岁钱买东西,对他们而言,没有压岁钱就无法喜气洋洋国新年。这一天,路上车辆也增加了几倍,川流不息的车表明在外地的人纷纷回家乡。

正月十九后,人们又该忙活了。

过年中国人的集体记忆高中征文精选篇6

每年的春节快到时,我都不知道将怎样度过这个春节。我记得往年过春节都很有意思。孩子们最喜欢的,当然是除夕的早晨去集市上挑选烟花、礼花。然后晚上可以尽情地放烟花,或者看别人家放的礼花,那场景自然热闹非凡。孩子们这时的心情啊,别提多开心了!我也是在过年是才能找到那段童年里最快乐的时光。

除夕之夜,家家户户吃完年夜饭后,最喜欢看的一定是《春节联欢晚会》。里面的节目都非常精彩,小品更是为全国观众人民增添了一份欢乐的气息。快到12点了,激动人心的时刻到了:我们会随着主持人一起倒数:“十、九、八、七、六、五、四、三、二、一、零!”这时候,全国人民都沸腾起来了,家家户户更是礼花飞舞。我高兴地喊到:“过年啦!过年拉!”孩子的天真、兴奋劲也在这不经意间悄悄流露出来。到了大年初一,家家户户都忙着给亲戚们拜年,当然,我家也不例外。和亲戚们在一起的时侯,自己常常会成为被关怀的对象,这会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温馨、愉快、充实。人间真情的珍贵可能在于一个教导会打开人的心扉;一个鼓励会成为推向人生转折点的一种原动力,从而能够改变一个人的一生;一个问候会扶平心灵的创伤;一种温柔的态度会让已经受到惊吓的孩子对你产生好感,从而让你有一个机会把他栽培成一棵参天大树。这些都是人间真情,而且都来自亲朋好友们的内心,我想,假如你遇到困难了,亲友们会在你的身后默默地支持你、关心你!因此,真情和金钱比起来,金钱不是显得太微不足道了吗?

到了大年初二,我就更应该提了,因为这天是我的生日,然后爸爸就会请许多亲朋好友来庆祝我的生日,还会买上一个大蛋糕。兴的人当然就是我喽!

今年的春节又会是什么样的呢?虽然等春节要经过一段时间,但是还是阻隔不了我对春节的向往,而且我还相信:只要持之以恒地等下去,终有一天你会等到你期待的那一天。对于春节,我将怀着一颗满怀期待的心!

过年中国人的集体记忆高中征文精选篇7

熹微阳光透过纱窗,惊扰了新春的清晨,丝丝缕缕粲然的光束映照街边的花丛,一派别开生面的繁饰。如初景象,和往日并没有什么不同,只不过借着新年的喜气,一草一木都颇具喧宾夺主之范。我深呼吸,极力适应着空气里弥漫的烟酒味道,换上母亲为我精心准备的新衣,对着镜子勉强露出微笑,这个年,似乎很沉重。

一样的街道异样的氛围,熙熙攘攘的人群尤在,只不过缺少了往日的会心浅笑,行色匆匆。生活到底给了他们多大的压力,年节里,依旧疲惫落寞。扑面的浓烈香水味令我嗤之以鼻,杂糅的味道似乎在故弄玄虚,我微微蹙眉,她的“盛装”实是“别有洞天”,粉墨登场,自命不凡也。不由自主地远离她们,目光久驻于一个身着红袄的孩子,恍若兀地点燃了这一片糜静,他天真的笑容盛若灿烂的夏花,手里拿着嵌有金边的“福”字,摇头晃脑,为这压抑的清晨平添了生机活力。

悬挂的横幅上刻着祝福的话语,墨色铅字嬉闹着说恭喜,可是,轻启朱唇,千言万语哽咽在心底,再也无法流露出暖心的问候。回到家,手机荧幕泛着微光,短暂的旋律突兀响起,苦笑着用指腹滑过,向来我所珍爱的文字此时却冰冷如雪,毫无温度。我在想,如果把这千篇一律的字形化成萦绕耳边的熟悉嗓音,是不是就不会像现在这样,连祝福都索然无味。

是时代的潮流蜕为牢城,封锁住人心本来的纯真,还是我陈旧的思想早已脱离时代的轨迹,变得虚无缥缈。

罢了,过好生命中第十五个新年吧。

如我所想,奶奶准备了丰盛的饭菜,可餐桌上却出奇的安静,长幼礼节使我愈发拘束,拘谨的礼貌用语无疑拉开了亲戚朋友的距离,没有谈天说地,没有洗杯更酌,没有热闹非凡,反之,他们严肃的面容让我喘不过气。

匆匆的年夜饭了了而终,说了什么做了什么我毫无印象。习惯性地打开电视,本想邀友人共享春晚盛典,可结果却让我讶异。

不约而同整齐地坐在客厅,茶水瓜果丝毫未动。他们的双眼紧盯着手机屏幕,瞳孔里反射出五彩斑斓。我不明白,为什么在他们看来,那虚拟的页面比一家人其乐融融更令他们在乎,或许,真的是我被时代落下,成为独自回忆往日温暖岁月的孤儿。

不知不觉,零点已至,家人早已入睡。响彻云霄的鞭炮声此起彼伏,我站在窗边,看天边刹那间的流光溢彩,纵使美轮美奂,却短暂得若过眼云烟,片刻之后即是沉寂与感叹。就像我们早已明白,年兽是个古老的传说,驱赶一年的愁苦辛酸。我们只是擅长把所有希望抑或憧憬寄托在美好的事物里,麻痹自己,然后继续奔波。

岁月的年轮周而复始地旋转,我们在错愕时间易逝的同时,失去了太多弥足珍贵的东西。更为我不解的是,我们没有丝毫感伤,反而乐于接受一切改变,渐渐地,生活开始浮躁,我们所向往的追求的,都敌不过时间,都在变。

晚风倏忽,拂过耳畔,格外亲切,它携来一缕年味,对我说,瞧,我比它更加温暖。

过年中国人的集体记忆高中征文精选篇8

【听年】

我打小就爱听过年的动静。

对年有印象,始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那时物资匮乏,家家都是三百六十天攒足了劲干活,后五天把“汗珠子”换来的新衣新鞋穿在一家老小身上,再烫壶酒,炒俩鸡蛋,蒸三屉菜多肉少的包子,年三十就在噼啪啪的鞭炮声中来了。听得最多的是小鞭,个别人家放双响炮,点着了焾儿,“嗵”的一声在半空炸响,我就捂紧一只耳朵,另一只耳朵等后面那声“嗵”,心里的鼓点一波接着一波。

过了除夕,数正月十五热闹。我6岁那年,镇上来了俩秧歌队,真是锣声喧天,人声鼎沸。有个扮猪八戒的演员,腆着大肚皮,挥着塑料钉耙,做着滑稽的动作。当然,秧歌不白扭,在谁家逗留,谁家就得意思意思。我至今记得,那两班人马经过我家时,我妈翻半天,包了两碗小米和几个饽饽给他们,秧歌队的人心眼儿好使,喊一声“好年!”便风尘仆仆赶赴下一个演出场地。

年去年来,街上摆摊的多了,桌上好吃的多了,天上焰火多了,家里电视节目多了。我喜欢看春晚,听李谷一唱歌,赶上陈佩斯演节目,我妈凑到屏幕前,嘎嘎笑,乐的合不拢嘴。吃完年夜饭,我听见不知谁家新买的录音机在播送马季的相声。

又一眨眼,十余年过去。我爸学会了搜新闻,我妈学会了微信聊天。至于我,感觉电子信息时代最大的便利之一是网上购物。一天,听到小区里送快递的喇叭声,我正打算下楼取快递,手机弹出一条消息:“疫情期间,商务部将会同有关部门,指导电商及相关企业举办‘_全国网上年货节’,以‘居家嗨购网上过年’为主题,通过直播、‘上云’等方式,打造‘买年货’‘赶大集’‘云拜年’等特色活动”。我觉得自己提前听到了“年”的声音,里面有党和国家对人民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关爱,也有全体国人共同抗击疫情、拥抱崭新未来的铿锵誓言。

听年,让我“听”到了国家的发展、社会的进步。这个特殊的年,用伤痕作笔,续写不会间断的历史,引领我们走向更坚实更美好的明天。

过年中国人的集体记忆高中征文精选篇9

【春节,我的节】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春节,中国的节日,我们的节日。春节,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文化的结晶;是中国人民从古至今的传承。

皑皑白雪,幅幅对联,片片剪纸,朵朵烟花。心的思念,爱的召唤,让我们一大家子欢聚在一起。

我老家有个一直传承的习惯——春节时所有亲戚相聚。每年这个时候,爷爷奶奶家的一大群兄弟姐妹、儿女外孙都从四面八方赶来,欢聚一堂,足以承包酒店的一层楼。

这一天,大家都会如约而至。我精心打扮后,来到酒店,见到了叫不上来的,也认不出来的七大姑八大姨。

聚会开始了,吵吵闹闹的气氛让我感到不太舒服,不大喜欢。我恨不得赶快吃完饭就走,一声也不出。

“嫚儿,期末考多少?”我隐隐约约听到有人问我成绩。但可能出于慌张,便没有回答。“期末考了多少分?”这声音清楚了起来,也从单音变成了复音,好几个叔叔阿姨问道。这次考试没考好的我,心里百般纠结:

我既不想告诉他们我的真实成绩,让自己无地自容;又不想编一个无比漂亮的成绩,让自己良心过不去。每年都被这样问,我真的是烦了。要是你成绩好,他们又拿个低年级的高分来和你比较;要是你成绩差,他们又说你不好好学,不努力。我的脑回路飞速运转着,想出一个完美的答案。

“阿姨,您月薪多少?年终奖有吗?买房了吗?买车了吗?结婚生子了吗?”

“你这孩子,就问了你一个问题,你这把我怼的!”

“阿姨,那您能回答我的问题吗?”

“不能,这是秘密。”

“那真不好意思,阿姨,我也不能回答。我们奋斗了一年,一次结果,一个成绩,难道能完全证明我们所有学习的情况吗?”我仍面带微笑。

“就是就是。”一阵起哄后,大家回归了家常话题。

夹起一个饺子,又白、又嫩、又滑。咬一口,热乎乎的汤汁入口中,布满全身。那火候正好的韭菜猪肉馅饺子,满满的香味,是过年的味道,是亲情的味道,是幸福的味道!

春节,就是我们小孩子的节日!

    286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