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乡村振兴论文
乡村文化振兴的关键是“人”,加强乡村文化振兴的主体参与,鼓励农民、乡贤、它社会力量参与到乡村文化建设之中,凝聚不同主体的作用,下面小编为大家整理了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乡村振兴论文,希望大家喜欢!
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乡村振兴论文精选篇1
“四月春光好,正是读书时”。在春光明媚的四月,我有幸到百年名校——交通大学学习,五天的培训,让我受益匪浅,仿佛经历了一次文化之旅,一场视听盛宴。培训结束后,仍然回味悠长,也引发了我对于乡村振兴的一些思考……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这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历史任务,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而乡村振兴就是要以农村经济为基础,努力实现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美丽乡村。我认为建设美丽乡村始终都离不开文化。
文化是生态宜居的守护者。“看的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乡村的青山绿水是我们耐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中国自古以来就讲究遵循自然法则而生存。继承和发扬传统的生态文明观,让人们懂得“仁民爱物”,发自内心崇尚自然,珍惜环境,才能从根本上守护住我们的青山绿水。
“乡愁”对于乡村来说是对乡土文脉和故土文化的记忆。乡愁可能是一棵长在村头的古树,可能是一间破旧的祠堂,可能是一出家乡的戏曲,还可能只是一位儿时的玩伴。这就需要加强对遗址遗迹、宗族祠堂、田野文物的开发保护,传承乡村文脉,让村民在精神上有归属感。让更多乡贤回到故土推动乡村文化的传承,建设美丽乡村。
文化是产业兴旺的金钥匙。乡村产业无论是农业还是第三产业,都需要注入文化内涵,否则就不能产生较好的经济效益。我们平利是女娲故里,中国名茶之乡。当我们的茶饮产业注入文化内涵,整合品牌力量,平利的绞股蓝和绿茶也会像西湖龙井、武夷山大红袍一样名扬四海。到那时,我们卖的就不仅仅是茶而是健康和文化。
谈到乡村振兴就会想到乡村旅游。而乡村旅游的持续蓬勃发展,更要注重挖掘文化内涵。一个地方的历史积淀、气候环境、风土人情、饮食起居,风俗习惯等等构成了一个地方的地域文化,而这种文化带给人们的是不同于其他地方的精神体验。譬如,有人喜欢“大漠孤烟直”的苍凉,有人喜欢“海上生明月”的意境。我们要做的就是深入挖掘本地的地域文化,让每一个来平利旅游的客人感受到这片土地与众不同的魅力。
文化是乡风文明的约束力。“仁义礼智信、诚孝检勤和”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所在。要“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在乡村振兴中,如果我们充分发掘乡规民约、族谱家训这些道德资源,发挥身边榜样的力量。让向善向美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凝聚人心、引领道德、淳化民风,那么“路不拾遗”、“夜不闭户”、“邻里和睦”等等都会成为村民发自内心的尊崇。
农村的公共文化建设也是不容忽视的问题。只有健全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才能保障村民的基本文化权益,提高乡村文体活动质量,让广大村民在丰富的文化体验中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和道德观念。
《周易·贲卦·彖传》中解释文化,“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文化是有形的,更是无形的,它无时无刻都在影响着我们的“三观”和生活方式,要想振兴乡村,就得以文化铸魂。有了灵魂的乡村便有了和活力,有了青山绿水和乡愁,有了希望和未来。
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乡村振兴论文精选篇2
摘要:农业保险作为分散农业生产经营风险的重要手段,对推进现代农业发展、促进乡村产业振兴、改进农村社会治理、保障农民收益等具有重要作用。如何立足完善现代农业支持保护制度,夯实农业保险这块防范农业生产经营风险的基石,是值得深入思考的问题。基于山西省农业保险发展的基本情况,分析了山西省农业保险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解决路径。
关键词:农业保险;险种;保障程度
文章编号:1004-7026(20_)01-0053-02 中国图书分类号:F840 文献标志码:A
近年来,山西省银保监局引领保险业,认真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围绕乡村振兴战略,充分发挥农业保险服务农民增收、助力脱贫攻坚中的重要作用。如何进一步提高农业保险保障水平,确保农民旱涝保收、年年有余,值得相关从业者进行深入思考。
1 山西省农业保险发展的基本情况
1.1 承保机构服务能力持续提升
一是承办农险公司不断增加。20_年,山西省共有7家财险公司承办农险业务,包括人保财险、国寿财险、中煤财险、太保财险、大地财险、天安财险和华农财险。二是农险产品基本满足全省农业风险需求。20_年,山西省使用的农险产品共有175个,其中人保财险山西省分公司71个、国寿财险山西省分公司57个、中煤财险山西分公司30个。三是相关保险机构通过在中心乡镇设立服务“三农”的营销服务部,在偏远乡镇建立“三农”保险服务站,在行政村或社建立“三农”保险服务点,打造覆盖乡村、深入农户的服务网络体系。目前,山西省共设立“三农”服务部97个,“三农”保险服务站1149个,“三农”保险服务点6349个,共有农村保险服务人员12308人。
1.2 农业保险保障水平不断提高
一是投积面积逐步增长。山西省的农业保险种植业主要包括粮食、棉花、油料、水果、疏菜和中药材等,占农作物总种植面积的58.9%;养殖业主要有猪、羊、牛、驴、骡和马,投保46.15万头(只),占总存栏的2.87%;森林(公益林)投保面积占应保森林面积的100%。二是农业保险保费收入逐步提升。政策性保险中,中央政策性农业保险保费收入占比79.79%,地方政策性农业保险保费收入占比16.72%;商业性农业保险中,保费收入占比仅3.59%;产业保险收入中,种植业保费收入占比81.29%,养殖业保费收入占比7.15%,森林(公益林)保费收入占比11.41%。三是农业保险保费减免政策逐步推广。自20_年以来,山西省保监局在全省范围内开展“两减四推一倾斜”政策,针对深度贫困地区建档立卡贫困户,实施减免中央政策性农业保险自缴保费。目前该政策已在全省贫困地区扩展推广实施,保险机构已在10个深度贫困县开展减免贫困户个人自缴保费模式,不断降低深度贫困地区保险费率。
1.3 农险产品不断创新
一是山西省实施了农业农村部金融创新谷子天气指数综合保险试点和马铃薯收入保险试点项目,在如何更好地推动农业保险服务特色现代农业方面进行了积极有益的探索和尝试。二是督促相关保险机构加大农险产品研发力度,加快由直接物化成本向完全成本的转变,满足农民日益增长扩大承保风险的需要。20_年,山西省保险业因地制宜地研发了农业综合保险、苹果期货保险、玉米期货保险和玉米价格指数保险等13个创新型农险产品,实现保费收入6974.73万元,为全省26.37万农户提供了105.43亿元风险保障。三是扩大特色农业产品保险以奖代补范圍,推动建立多层次、多领域的政策性农业保险体系,对优秀返乡下乡人才从事的种植养殖业个人承担的15%~25%的保费进行全额补贴,促进农民持续增收。
2 山西省农业保险存在问题
2.1 农业保险基础工作有待夯实
一是基础信息管理有待加强。山西省农业的基础信息和数据管理系统不完善,有待加强。如土地权属信息不准确,保险机构难以准确定位承保农作物的位置和面积,致使承保和理赔信息不够精准。二是基础服务工作有待加强。山西省大多数从事农业保险工作的人员都是兼职或临时抽调,知农时、懂农事的专业人员很少,很难在有限时间内高质量完成承保和理赔工作,工作效率与质量难以保障。三是基础数据管理有待加强。农业保险的投保、补贴和执行等基础数据积累不全面,缺乏相应的数据分析手段与工具,无法对农业保险的发展情况进行全面性分析,对农业保险的未来发展缺乏有效的决策支持。
2.2 农业保险产品供给和需求存在错位
一是农业保险产品供给和需求存在错位。主要表现在大多数保险产品(包括种植业、养殖业)的保额费用低,不能满足农民的实际需求。如玉米保险金额360元/667m2,而实际生产成本约600元/667m2,无法覆盖基本的物化成本,农业保险保障力度与农民需求存在差距。二是保险赔付条款设计不合理,影响农户投保积极性。如玉米保险赔付条款设计中未将野猪、野鸡等破坏造成的损失纳入保险保障范围,造成农户投保积极性不高。三是蔬菜类保险单一。保障范围仅为棚膜和棚架,因灾导致棚内蔬菜生产遭受的直接损失未纳入保障范围,保险公司产品的设定与蔬菜种植户的需求之间不对称。
2.3 农业保险大灾风险分散机制有待完善
一是由于农业大灾具有概率低、损失大等特点,需要建立和探索大险分散机制,有效解决贫困户无力参保、涉农保险经营亏损等问题,确保农民的利益。二是农业保险大灾风险准备金的建立、计提、使用、积累和管理等工作需要进一步规范和完善,促进农业保险持续健康发展。三是地方性特色农业保险政策支持力度有待加强。如红枣在山西省贫困地区种植面积较广,但此保险仅有市县财政补贴,省级财政仅以奖代补的方式给予鼓励,农户参与积极性积不高。
3 解决路径
3.1 进一步加大教育宣传力度,促进农业保险发展
一是指导相关保险机构与政府部门沟通,提高其对农业保险宣传的重视程度,引导政府和农民充分认识保险的社会管理功能,进一步提高保险宣传意识,特别是加强对县、乡、村级干部的农业保险知识培训和教育。二是督促相关保险机构加大对农业保险教育宣传工作力度,特别是在贫困地区,借助各村扶贫工作队等渠道,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等媒体,采取通俗易懂的方式,面对面向农户宣传讲解,增强广大农民和经营者的风险意识和保险意识。通过送服务下乡,让农业保险进村入户、家喻户晓,从而扩大农业保险的社会影响,让广大农户真正体会到农业保险的优越性。三是将农业保险作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的重要内容,加大农业保险的培训力度,提高农户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参保意识,从而提高农业保险的参保率。
3.2 进一步提高主要险种保障程度
一是指导相关保险机构加大调研力度,深入分析研究主要险种的经营情况,进一步科学厘定保险金额,在不提高保费的基础上,从扩大保险责任、提高保险金额等方面,探索提升主要险种的保障程度,满足农户生产经营实际需求。二是引导保险业主动沟通政府有关部门,根据山西省特色农险经营实际,进一步加大省级财政“以奖代补”力度,增加补贴险种和资金投入。充分调动地方政府、保险公司和农户的积极性,切实减轻农户负担,推动特色农险可持续发展。三是督促相关保险机构继续落实农业大灾风险相关规定,并根据银保监局统一部署,适时启动完全成本保险试点工作。
3.3 进一步加强农业保险服务能力建设
一是鼓励相关保险机构不断加强农村服务网络体系建设,进一步加强基层网点的服务能力建设。二是引导相关保险机构在承保理赔过程中,推广使用无人机、卫星遥感、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实现远程验标和查勘,改变种植业传统验标和查勘方式,切实提升农业保险服务质量。三是鼓励市县开展地方特色农业保险保费补贴险种。鼓励各市、县因地制宜,根据当地农业发展特点、风险需求等情况,结合自身财力状况,自行选择开展具有地方特色的政策性农业保险险种,由市、县政府给予一定比例的保险保费补贴,逐步建立健全适合当地、具有地方特色的市县政策性农业保险险种。
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乡村振兴论文精选篇3
摘要:本文在乡村振兴背景下,阐述农民—职业农民—新型农民—新型职业农民内涵,探讨新型职业农民身份、地位和作用,并将其分为5种,剖析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教育面临的6个难题。据此,提出8项法治保障建议:各级政府要制定有效可行的培育规章制度、制定统编通用公用教材与各地专业的实用教材制度体系、鼓励完善培育职业农民的师徒新路径制度、建立与完善师资队伍库建设管理制度、完善网络媒体教育培训培育制度体系、建立完善培训培育与农事基地融合发展的制度、实施题库考核认定制度和强化新型职业农民的财政扶持与监管力度。
关键词:乡村振兴;新型职业农民;法治保障
一、新型职业农民内涵历史由来及种类
(一)新型职业农民沿革1.农民。农民系指长期务农的劳动者。《谷梁传•成公元年》就有“古者有四民。有士民,有农民,有商民,有工民。”1958年1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管理条例》实施,形成了我国城市与农村户口的管理体制,农民就是“农业户口”者。学术界用职业的角度界定:从事农业生产的人员就是农民,否则不是农民。泛指家庭经济主要来源于农业农村劳动者。1980年后,根据农民产业重点被称粮农、菜农、果农、花农、菇农、棉农、茶农、养殖户、专业户等;1984年,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之前农民的身份是“社员”。2.新型农民。是农村农民的农业发展的带头人,系指有科学文化素养,现代农业生产与管理技能,并主要以从事该职业为收入来源的居住农村地区或集市的农民。简单说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农民,或者称农商。最早出现在农业农村部《关于做好20_年科教兴农工作的意见》{农科教发〔20_〕3号}第六部分实施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程。3.职业农民。是从“工人”的职业概念而切入,特别是用工业理念谋划农业引出“农业工人”。泛指从事农业生产工作的职业人,而不是户籍身份。最早提出是20_年11月10日,《关于实施农村实用人才培养“百万中专生计划”的意见》{农人发〔20_〕11号}中提出培养对象是“农村劳动力中具有初中及以上文化程度,从事农业生产、经营、服务以及农村经济发展等领域的职业农民。”4.新型职业农民。20_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提出“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以后连续提出。20_年的中央一号文件,立足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重大需求,对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做出了明确部署。《“十三五”全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发展规划》提出到20_年全国新型职业农民超过2000万人的发展目标。至此,经历由农民—新型农民—职业农民—新型职业农民的发展沿革。新型职业农民具备新型和职业双重融合,体现知识化、专业化和职业化的有机融合。即以农业生产、经营或服务作为主要职业,具有一定文化素质、现代农业生产技能和经营管理能力,以农业收入作为主要生活来源的从业人员。
(二)新型职业农民内涵1.新型职业农民身份。体现了农民由户籍身份称呼转变为职业的新身份,农民逐步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有奔头有尊严的“绿领”。标志着农村人才培养从全面普及提高、以农村劳动力转移为重点的农民培训,到以农村精英为重点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转变。新型职业农民更具农商的特征,即市场导向,适度规模或者专业服务者。从兼业向专业、从被社会歧视地位向平等的转变;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政策术语也经历了由培训—培养的转变。2.素质。主要特征表现在高素质和生产技能的农民特征,这是与传统农民的根本区别。20_年3月,在两会期间明确要求大力培养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是新时代善创新、敢创业的“新商农”;经教育培训出来的爱农业、有经验的老农新型农业经营骨干分子;有高学历、想务农的“知农”;也有满腔热情在城里打工返乡的创业者。新型职业农民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现代观念,还需对生态、环境、社会和后人具有承担责任。3.作用。新型职业农民作用体现在新型经营主体的个体形式和主体力量,明确展示了未来谁来种地的主体。是乡村振兴的主力军,发挥引领和示范带动作用的新动能。是人才振兴的对象,是寻求新时代农村发展赋能、推进城乡融合、推动乡村振兴的基本力量。他们是适度规模经营的实践者,为现代农业发展注入新鲜血液。
(三)新型职业农民种类1.专业技能型职业农民。活跃在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专业大户、农业企业等新型生产经济体中,以此农业为主要收入来源的农业劳动力(农业雇员)。属于产中直接从事生产者,掌握农业专业性生产技术,并直接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力。2.农产品经纪人。也称农村经纪人,商(菜、粮等)贩,把农产品对外销售出去,收取双方的服务费用。活动在生产农民、供货商、销售商和技能人员之间。3.生产资料供应商。指种苗、农药、化肥、农膜、农机具等生产资料销售供应商,提供专项作业服务,如机插秧、机打药等。4.农业技术推广员。负责生产田间技术推广与生产常规指导人员、信息员、病虫害植保员、村级动物防疫员等。5.生产经营型职业农民。主要是专业(种粮)大户、家庭农场主、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事生产企业负责人等。其占有一定土地与设施装备资源,有专业技能、管理经验与资金投入能力,收入主要来自农业生产经营管理。
二、乡村振兴背景下培育新型职业农民面临的难点
(一)农民整体结构性素质偏低受全球传统农业因素影响,农村大部分青壮年劳动力流向了城市。农村劳动力构成呈现妇女、儿童和老人,属于“386160”部队,特别是以留守中老年人为主,劳动者结构上素质就处于劣势。职业农民类型繁杂,至少分五种类型,专业面向全社会产业,且跨行业。新型职业农民的层次千差万别,需要进行差异化的培训。这一现状为提升农民素质增加难度。
(二)农民个体主观上缺乏进取精神许多农民存在不思进取,满足现状,等靠要倾向突出。不善于学习、不愿接受培训,对学习缺乏兴趣。常有各级免费培训学习,不给礼物,甚至不管饭都不愿去,能自己肯花钱学习那就太稀少了。学习目的不明确,缺乏学习的主观动力。
(三)遵纪守法意识淡薄法律法治观念淡薄,过度利用法律庇护自己,牵涉自身利益,甚至歪打官司斜告状。明知违法违规也不去顾忌。无理上访、心明镜也强词夺理。培育爱党、爱国、爱农村的新农民思想道德征途颇为艰巨。
(四)经营管理理念更加滞后乡村振兴迫切需要提升规模经营,生产规模越大对对经营管理的需求就越迫切,特别是把技术融入经营管理中。一项项技术,如果没有必要的管理,技术就难以实施落实。而恰恰农业还普遍重技术,轻管理,同时农业管理人才也奇缺。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新型职业农民,便是当今时代背景下的这样一支“三农”乡村振兴工作队伍,是破解振兴乡村的核心瓶颈之一。
(五)培训供给与需求脱节难以适应乡村振兴需求现行培训机构表现是供给与需求脱节,供给者会什么,就讲什么。培训提纲罗列的也不一定真的按课程计划实施,想办法找到哪个最省钱最廉价的授课老师。安排教师是培训目的与培训机构自身经济效益最大化为首,多以农业生产技术为主、经营管理薄弱。而对文化素养、身体素质和心理健康等内容涉及极为稀少。密切当地农业特色,特别是气候与农作物生态特性,特色乡村(旅游观光)产业也须加强。也有盲目照搬别人课程,与需求没有契合度、无地域特色实效性不强,大多以理论层面的知识为主,甚至空谈理论。生产需求的实践技能知识比较薄弱。生产实践技能匮乏,特别是师资匮乏,冒名充当名师现象严重,这些都是现实难题。
(六)培训经费不及时到位与不能有效利用首先是经费下拨困难,培训经费实行保障制,需要培训机构得到培训人员数量后下拨,但经费是不能及时拿到的,有的需要提前做账,甚至事情没做要先把发票开了,好报账拨款。这样就难免作假,有限经费不能使用在刀刃上。有些培训机构培训结束,财政部门还是迟迟不给兑现经费。经费管理混乱,经费得不到有效利用。政府管理上存在将职业农民培训当成项目争取,到手后想尽一切办法把经费最大留给自己,巧立支出名目,目标服务自身设施,利益觉得合不上就不承办项目的现象。对专家讲课虚报克扣等违规违法等暗箱操现象屡见不鲜,严重影响专家授课积极性。为保障农民学员数量,借外出考察实地学习,考察走形式,千方百计插观光旅游。
三、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法治保障建议
(一)各级政府要制定有效可行的培育规章制度国家和省市县农业部门要强化组织领导,及时制定年度计划,并组织实施。当年计划当年要有效落实与实施。通过立法把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作为一项长期稳定的制度,并赋予新型职业农民终身受教育的权利。衔接开放社会科普、教育、培训机构给予提供优先优惠和必要的免费学习调研便利政策。制定满足农民需求的定期、持续培训培育,建立经常性培训及跟踪服务的制度。明确经常性培训的关键内容、方式方法、培训机构、经费投入和保障措施。建立与干部继续教育、工人岗位培训相类似的新型职业农民全员经常性培训制度。实施技术到现场和跟踪指导服务,培育内容以农民需求为中心,给农民更多自主权与选择权。建立鼓励终身自学的政策制度,特别结合自身所需,充分调动鼓励他们的自学自觉性。树立典型强化引导,有效结合自身需求的高效自学与培育激励机制。增加自己选择学习的主动权。
(二)制定统编通用公用教材与各地专业的实用教材制度体系政府可根据不同类型新型职业农民技能特点及能力素质要求,科学制定教育培育统编基础培育教材,省市专业技术教材,鼓励农民自己选择购买教材。首先,要搞好通用教材,现行市场教材非常杂乱,不实用问题突出,甚至根本就没有需求应用价值,过多地空谈理论。一发给学员就是十几本,是免费,但很多农民就看看封面,大致过目一下,根本就没有看的必要,更甚者连拿走都不拿,随便丢掉。老师培训的内容,农民需要的确没有书。所以,形式上无用的教材极为普遍。应建立通用教材国家层面统编,专业教材省市统编,鼓励在教材上让农民自选自购补贴模式,使培训教材实用价值不断提升。
(三)鼓励完善培育职业农民的师徒新路径制度开展师徒传授长期模式,可以选拔有专长的专家、科技工作者、企业家等专业人士为师傅,新型职业农民为徒弟,通过立项实施、爱心奉献和企业资助实施运转,更能发挥传授效率和培育学习效果。采用一带一、一带多,群代群模式;面授、现场传授、线上传授等方式。特别是按照主席在20_年曾批示“老科技工作者人数众多、经验丰富,是国家发展的宝贵财富和重要资源。”培训人才,要发挥老科技工作者有时间、有技术、有爱心,乐于奉献的优势,是解决授课师父培育人才匮乏的有效途径之一。
(四)建立与完善师资队伍库建设管理制度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师资至关重要,师资选拔与不断教育培训,竞争上岗,监督和促进师资素质提升体制迫须建立。杜绝控制缺乏实战能力师资,增加培育效果。建立和完善对师资的资格考核评价制度,实行进入与退出机制。
(五)完善网络媒体教育培训培育制度体系把网络媒体教育培训作为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必备路径之一确定下来。明确培训依托线上“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申报系统”资源与线下各地职教中心开展的农业技术提升,有效利用“云上智农”等App提供的线上精品课程。建立微信群、公众号、专业网络、网上培训等作为必要的培育学习路径。线上农民培育云平台应该打造成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另一个重要阵地,农业农村部已正式启用全国农业科教云平台,将打通农技入户的最后一米。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体系将伴随着乡村振兴而逐步完善。
(六)建立完善培训培育与农事基地融合发展的制度为了充分体现新型职业农民的实用性非常强的特点,需建立实训基地,由各级政府筛选扶持农事企业,承担实践实训基地场所,并配备有本企业优势产业兼职教师。这种基地要承担起科普与新技术培训、装备展示、成果转化、技术示范、试验研究、生产加工、流通服务、决策咨询、设备维修、农事设计等功能,让新型职业农民在这个基地上,能实地学习、研发创新,提升实际运营能力。建立和完善新型经营主体的农事企业,鼓励他们的科普动机、推进科普途径与作用,充分发挥其优势,助推新型职业农民发挥职能作用。规定培育者在农事企业中解决其企业问题的同时得到培养和提升,而不是仅仅学些表面花架子,实行农事企业与职业农民相互促进的融合发展模式。
(七)改进认定管理办法和实施题库考核认定制度认定管理是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制度体系的基础和保障,他们只有通过认定,才能确认其是新型职业农民,之后进一步享受特殊政策扶持。目前考核认定,如职业农民的考核实际上形同虚设,考题本身就是全公开的,只是照答案抄一遍。有的连答案都不会抄写,由人代抄写。题目本身也常缺乏知识技术要点,讲授人再水平不足,怎么能讲好,农民怎么能学好。建议集中全国或全省精锐力量、因地制宜建立考核认定题库,如学习汽车驾驶员理论与实际操作科目考试一样,由计算机抽题,电脑答卷评分。这样对学员和师资、培训机构都是一个检验和考核,才能真正激发提升他们的内生动力。当然建立完善新型职业农民资格考核制度,也必须设置科学合理的新型职业农民资格的门槛。
(八)强化新型职业农民的财政扶持与监管力度有必要将新型职业农民教育立法中明确其经费的投入与监管,经费纳入地方政府每年的财政预算支出,以保障经费来源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特别是加强项目资金政府信誉制度的落实,避免经费挪用,及时落实到位,可以实行报账制度。规范经费使用科目与标准,经费使用实施银行直接划拨到底,避免现金报账,如涉及教师劳务费直接进卡等措施监管。培育亿万懂农业、懂技术、懂管理的新型职业农民,他们是乡村振兴的生力军和重要保证。在依法治国的大背景下,新型职业农民的教育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对该领域法治建设进行探索,将有利于新型职业农民教育的有序进行,有利于农民自身受教育权利的实现。
参考文献
[1]赵帮宏,张亮,张润清.我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模式的选择[J].高等农业教育,20_(04):107-112.
[2]朱启臻:“新型职业农民及其成长环境”20_年3月20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的“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座谈会”上的发言提纲(中国农业大学农民问题研究所).
[3]刘芙,韩越,黎莉.辽宁转变农业经济增长方式存在的问题与路径探析[J].农业经济,20_(04):20-21.
[4]潘军.提升农民整体素质是乡村振兴的关键[N].中国教育报20_-05-15.
[5]张洪霞,吴宝华.新型职业农民培育问题及机制建构——以天津市三个新型职业农民试点区县为例[J].职教论坛,20_(16):26-31.
[6]韩秋茹,李祥.乡村振兴语境下的农村成人教育:机遇、挑战及政策调适[J].成人教育,20_,38(10):49-52.
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乡村振兴论文精选篇4
“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在市委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工作领导小组会议上,陈敏尔书记提出乡村文化振兴要在“铸魂强根”上精准发力。对于乡村文化振兴,我深有体会。
有了精气神,才有真干劲。乡村振兴既要看村民们的钱袋子鼓不鼓,更要看精气神足不足。20_年8月,我开始任荣昌区安富街道通安村党总支书记。进村之初,我带领村民们每月开展“通安大讲堂”,让他们自己谈村里的大事、议村里的大事、定村里的大事;开展“五星级文明户评选”,以好家风带动好乡风;每周开展“送文化进院坝”,让喜闻乐见的文体活动覆盖全村;开放有4000余册书籍的“农家书屋”,组织志愿者团队开展“小树苗”工程,帮助留守老人、妇女收粮食,辅导留守儿童做作业;和村民一起制定红白喜事公约,倡导文明乡风……刚开始,村民们对这些活动不理解、不认同,甚至说“差不多就行了,做这些难道还挣得到金子。”我一边听着,一边干着,短短半年,通安村就变了,村容整洁、村风文明、社会和谐,成为远近闻名的先进村,村民们从“不买账”到主动参与,做事更起劲了,产业发展推进起来也顺畅多了。
乡风和煦,才能百业振兴。参加乡村振兴报告团,更加坚定了我要在乡村好好干事创业的信心和决心。下一步,我要在全村继续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培育特色文化品牌,以文化高质量发展推动乡村振兴。一是组织实施“美丽乡村·通达陶都”基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创新示范点建设,将党建、纪检、宣传思想文化建设等内容融入其中,大力开展党的方针政策宣讲。二是提升农民文明素养,持续开展好媳妇、好儿女、好公婆等评选表彰活动,培育优良家风、文明乡风;培育乡贤文化,弘扬善行义举;举办“梦想课堂”专题培训,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管理中涵养现代文明素质。三是保护和发展具有地方特色、民族特色的乡村优秀传统文化,带领村民们充分发掘通安村“陶文化”底蕴,传承农耕文明精髓,培养乡村文化自信;依托宋窑、刘家拱桥两个制窑遗址,精心打造集陶艺制作、陶艺体验、陶文化传播为一体的“特色民宿”陶艺村。
乡村文化振兴,需要广大乡村党员干部和群众共同努力奋斗,需要社会各界共同关注、支持和帮助。我相信,只要我们团结一致、共同努力,一定会让农民群众生活富起来,环境美起来,精神乐起来,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精神激励、智慧支持和道德滋养!
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乡村振兴论文精选篇5
这也为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指明了方向。“三农”问题主要是研究农业、农村和农民的三个问题。研究目的主要是为了解决农村稳定,农民增收,农业发展的问题。因为对于一个地区而言,这是居住区域,从事行业和主体身份三位一体的问题,但是三者的侧重点是不一样的,所以应该一体化的考虑这三个问题。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一个农业大国,“三农”问题关系到国民素质,经济发展,并关系到社会稳定、国家富强、民族复兴。所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十分有必要的。
“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这是对建设新农村的概括,是党对新乡村的美好向往。乡村是具有自然、社会、生态、经济特征为一体的地域综合体,具有生产、生活、生态、文化等多重功能,与城镇互促互进,共同构成人类活动的主要空间。乡村兴则国家兴,乡村衰则国家衰。乡村决定了国家的贫富差距,只有乡村的逐步发展,国家贫富差距才能逐渐缩短。我国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主要的矛盾在乡村上最为突出。并且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特征很大程度上表现在乡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最广泛最深厚的基础在农村,最大的潜力和后劲也在农村。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解决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必然要求,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基础。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建设美丽中国的关键举措。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效途径。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健全现代社会治理格局的固本之策。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必然选择。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坚持农民主体地位,坚持因地制宜、循序渐进。“三农”问题的解决首先是农业的发展,农业的发展就需要人才,培养一批对农业有兴趣的人才,才能使农业在原有的基础上实行创新,使经济得以发展。只有在农村的生活有所改变后,更多的农村问题才能更好的改善。这样就必须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使农村的产业能足够人们安居乐业,让人们有更多的雄心去改变他们的生活环境。然后使农村成为一个让人们听到就让人羡慕的地方。
在推动乡村振兴战略方面,精准扶贫是先锋,它提前为农村人们带去了产业的资金链和相关产业技术型人才,为乡村振兴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基础。例如在贵州省都匀市的乡村之前是只有一个,就是人们自己去摸索出来的农作物,但是自从精准扶贫开展以来,政府分配了许多专业人士为农民去调研考察当地的土壤,为农民们提供了很多更符合他们当地生产的农作物又能提供农民的收入的作物。只有农村的生活发展了起来,农村很多的留守问题才能得以解决,因为在农村有的收入和盼头,年轻人们才不会背井离乡,外出务工,在家里不仅可以赚钱也可以陪着孩子长大,照顾老人养老。
农村不能成为荒芜的农村、留守的农村、记忆中的故园。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必须要振兴乡村,使农业强大、农村美丽、农民富裕。这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环节,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客观要求,也是新时代下回应农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我们要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加快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乡村振兴战略,是继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和军民融合发展战略之后,党提出的又一具有深远意义的发展理念。这对建设美丽乡村、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推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