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年中国人的集体记忆专题征文十篇
春节是我国最隆重的传统节日,在儿时记忆里,春节不仅有新衣、美食,更有温馨和热闹,那么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准备了过年中国人的集体记忆专题征文十篇范文,欢迎参阅。
过年中国人的集体记忆专题征文篇1
我随父母离家进城快十年了,今年回家乡过年了。家乡那浓郁的年味还一直让我难以忘怀。大年三十早上,爸爸正在贴春联。农村的春联大部分是村里人写的,闻着一股墨香味,对联的内容有的随口即兴传创作的,现在城里的春联,多是印刷厂成批印出来的,贴在门上,虽也好看,却总觉得少了点年味,而且千篇一律,没有特点。上午,我、爸爸、爷爷全家一起去祭祖,走过泥泞的田埂,我们终于到了,我们一起为祖先烧钱、磕头,爸爸对我说:“儿子,以后你不论到了哪里,你都一定要每年回来祭祖。”我不太明白爸爸的话,但我觉得爸爸想让我不论怎么出人头地,都不能忘了祖先,忘了自己的根。
晚上,我看见厨房有好多菜,我便问奶奶:“奶奶,你为什么要做那么多菜?吃几天也吃不完呀?”奶奶笑道:“因为有一个习俗,在大年初一到初三都不能用刀,只有三十晚上把所以菜烧好,而且放的炮竹,还有家里的卫生必须过了初三送完年才能打扫出去。”我点了点头,不一会酒香味,蒸馒头味,饺子味弥漫在各家各户,家乡的年味真独特。还有我更喜欢的是在老家,一进腊月,就开始响起噼噼啪啪的鞭炮声。左邻右舍的娃娃,手里拿着二踢脚、麻雷子、摔炮、拉炮,变着花样放,高一声,低一声,你张开鼻子,便能闻到淡淡的硝烟味。随着烟味越来越浓,年也就越来越近了,特别是除夕夜,那鞭炮几乎要响上一夜,鞭炮味一直要延续到正月十五后才慢慢散去。说也是,“爆竹声中一岁除”,没有鞭炮味,这还叫过年吗?
原来,父母不辞辛苦,携家带口,回家乡过年,不为别的,就是想重温一下那久违的年味。其实,城里也不是没有年味。那铺天盖地的年货广告,张灯结彩的高大建筑,精彩纷呈的春节晚会,收到的成堆贺卡,打爆的拜年电话,成千上万条的拜年短信,五花八门的电子邮件,酒店里丰盛的年夜饭,还有满大街的红男绿女,不都是年味吗?可是我魂萦梦绕,日思夜想的还是家乡的年味。
过年中国人的集体记忆专题征文篇2
随着时间的流逝,不知不觉就到新年了,长久没有联系,长久没有相聚的亲朋好友,在这个时候便会相聚一起。
说到过年,大家都不陌生,农历一年的最后一天称之为“大年三十”,除夕晚上全家人团圆吃年夜饭,年夜饭以后有守年岁和发压岁钱的习俗,表示从农历上年的最后一天守到来年的第一天,因此,春节又称之为过年。在南方大年三十才是过年,大年初一是新年,过年是一年的最后一天才对,表示一年将过去。所有人对于过年的期待都有所不同,小孩子期待的是能够收到压岁钱,然后能用压岁钱来买一些自己想要的东西,并且能在这个时候玩到平时不见卖的烟花,夜晚买上一点烟花便和朋友们一起燃放,以此来取乐;而大人们期待的则是和家人们聚在一起吃上一顿饭,喝上一点小酒,和亲戚朋友们聊上几句,询问家里的情况,最近过得如何,饭后可能会聚一起打打麻将和扑克啥的。
不同的人对于过年的态度也有所不同,根据惯例,今年则是在我家里过年,除夕开始亲戚们都会来我家吃饭,于是我家便在除夕前就开始做准备了。首先先是将年货买好,一大早我妈妈就和我一起出门,一起去购买年货。到了超市,许多零食都开始有了促销活动,买多少减多少的活动到处都是,但是在购买什么的问题上却是个困扰我们的问题,我们在超市里徘徊了很久才买好了年货,结果出来一看也没有多少东西,但是价格却觉得十分昂贵。更接近除夕了,我妈一大早便出了门,到菜市场买好了菜,因为买了很多菜,我妈有点提不动了,便打电话叫醒了还在睡梦中的我,让我帮忙去提菜,我赶忙穿好衣服洗漱完就冲了出去。原本想骑公共单车去的,结果发现公共单车都已经取光了,只能徒步去了。
终于接近除夕了,到了除夕的前一天晚上,我爸便开始将所有的菜都进行准备,一些肉食都煮熟了放在桌上,等到第二天再将这些菜进行调味,这一忙就是一晚上,晚上12点多我爸爸才弄完准备休息。
终于到了除夕,亲戚们都来到了我家,人人都在说“新年好”,这时我爸已经将饭菜准备好了,大家纷纷坐到了桌前开始吃饭了,看着大家吃饭脸上的笑容,我爸所有的辛苦都值得了。
过年中国人的集体记忆专题征文篇3
春节是我国一个古老的节日,也是全年最重要的一个节日,如何过庆贺这个节日,在千百年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一些较为固定的风俗习惯,有许多还相传至今。扫尘
“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
这一习俗寄托着人们破旧立新的愿望和辞旧迎新的祈求。
贴春联
贴春联是我国特有的文学形式。每逢春节,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家家户户都要精选一幅大红春联贴于门上,为节日增加喜庆气氛。
贴窗花和倒贴“福”字
窗花以其特有的概括和夸张手法将吉事祥物、美好愿望表现得淋漓尽致,将节日装点得红火富丽。
春节贴“福”字,是我国民间由来已久的风俗。“福”字指福气、福运,寄托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对美好未来的祝愿。为了更充分地体现这种向往和祝愿,有的人干脆将“福”字倒过来贴,表示“幸福已到”“福气已到”。
年画
春节挂贴年画在城乡也很普遍,浓黑重彩的年画给千家万户平添了许多兴旺欢乐的喜庆气氛。年画是我国的一种古老的民间艺术,反映了人民朴素的风俗和信仰,寄托着他们对未来的希望。年画,也和春联一样,起源于“门神”。
守岁
除夕守岁是最重要的年俗活动之一全家团聚在一起,吃过年夜饭,点起蜡烛或油灯,围坐炉旁闲聊,等着辞旧迎新的时刻,通宵守夜,
爆竹
中国民间有“开门爆竹”一说。即在新的一年到来之际,家家户户开门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以哔哔叭叭的爆竹声除旧迎新。
拜年
新年的初一,人们都早早起来,穿上最漂亮的衣服,打扮得整整齐齐,出门去走亲访友,相互拜年,恭祝来年大吉大利。
守岁
守岁,就是在旧年的最后一天夜里不睡觉,熬夜迎接新一年的到来的习俗,也叫除夕守岁,俗名“熬年”。探究这个习俗的来历,在民间流传着一个有趣的故事:
太古时期,有一种凶猛的怪兽,散居在深山密林中,人们管它们叫“年”。它的形貌狰狞,生性凶残,专食飞禽走兽、鳞介虫豸,一天换一种口味,从磕头虫一直吃到大活人,让人谈“年”色变。后来,人们慢慢掌握了“年”的活动规律,它是每隔三百六十五天窜到人群聚居的地方尝一次口鲜,而且出没的时间都是在天黑以后,等到鸡鸣破晓,它们便返回山林中去了。
算准了“年”肆虐的日期,百姓们便把这可怕的一夜视为关口来煞,称作“年关”,并且想出了一整套过年关的办法:每到这一天晚上,每家每户都提前做好晚饭,熄火净灶,再把鸡圈牛栏全部拴牢,把宅院的前后门都封住,躲在屋里吃“年夜饭”,由于这顿晚餐具有凶吉未卜的意味,所以置办得很丰盛,除了要全家老小围在一起用餐表示和睦团圆外,还须在吃饭前先供祭祖先,祈求祖先的神灵保佑,平安地度过这一夜,吃过晚饭后,谁都不敢睡觉,挤坐在一起闲聊壮胆。就逐渐形成了除夕熬年守岁的习惯。
过年中国人的集体记忆专题征文篇4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这是一首千古传唱的好诗。小时候,每到过年时期,我和小伙伴们便开始吟诵这首喜气洋洋的诗,增添了节日的气氛。不久,几乎所有的孩子都熟悉了这首诗,家乡的过年习俗也不由自主地脱口而出,我至今依然刻骨铭心。
我的家乡位于湖南炎陵县鹿原镇,但镇旁乡村的春节才令人回味无穷。大年30早晨,我早早地来到奶奶家拜年,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对精巧的对联,那鲜红纸上的一撇一捺显得龙飞凤舞,像一个笑眯眯的脸蛋,洋溢着春节欢乐的气息。听奶奶说:贴对联是当地的一门手艺,大年30一大早,家家户户老老小小就得在对的一字一句的字眼间上下一番苦功夫了,怪不得一幅对联上藏着各种各样的笔风:有稚嫩的、潦草的、坚韧的……应有尽有。虽然不算工整,但是包含着一种浓厚的风情。走进厅堂,桌子上花花绿绿的食品看得我眼花缭乱:清脆的藕片铺在“宝莲灯”上,各种各样的瓜子成堆地散落在“蝴蝶翅”中,色彩鲜亮的油炸食品摆成奇形怪状的形状等等。
丰富多彩的食品一方面招待拜年的孩子,另一方面食品越多,喜庆分布则越来越广泛,是来年的好兆头。但是食品的诱惑并不能使我馋涎欲滴,蚕豆粉丝的味道才是真正的十里飘香。在家乡,贴完春联后,拜年的客人接连不断,但是到了中午,大家都急匆匆赶回家和亲人团聚在一起吃蚕豆粉丝。快到中午时,我和表兄弟们赶紧跑到田埂上塞住耳朵,等待爷爷奶奶放鞭炮。鞭炮声震耳欲聋,惊天动地,我们躲在远处的田野,心像小兔子似的怦怦地跳起来,只因为这鞭炮像张牙舞爪的怪兽,发出可怕的声音,胆小如鼠的我不寒而栗。
鞭炮放完之后,新的一年来到了,我们一溜烟跑回家。堂屋里弥漫着烟雾,可以说是伸手不见五指,但是我们几个小馋猫可不管三七二十一,狼吞虎咽,贪婪地吮吸着润滑而又带有韧性的蚕豆粉丝。汤汁的香味扑鼻而来,似乎掩盖了难闻的烟味。烟雾散尽后,我们一窝蜂冲出去,手捧一堆鞭炮,悄悄地来到水边,用火点燃鞭炮扔入水中,随后水花四溅,一股泉水直冲上天,几条鱼儿一跃而出,翻了个跟头,一会儿,水面上又恢复了平静,我们早已不见了踪影。有时候用烟屁股点燃鞭炮,还没来得及见检查是否点燃,就一闪而去,可水面上一点儿动静也没有,当我们欢呼而来探个究竟时,突然,一个大浪头翻滚而来,鲤鱼打挺的景象又重现。接着,一阵又一阵的惊叫声回响在周围,打破了山峦的寂静。这就是孩子们唱晚而又惊险的游戏。晚上,亲人团聚在一起放烟花,天空中五彩缤纷的雨点散开来,蕴含着一股轻松而又欢快的心情。
家乡的春节令我回味无穷,家乡春节的风土人情更让我感受到人间的美好。
过年中国人的集体记忆专题征文篇5
因为春节老家的风俗很多,我每年回老家过年都会有令人捧腹大笑的糗事。听我讲讲吧。
和往年一样,我跟着爸妈回山东老家过年,因为我对老家春节风俗的不了解,去年闹了很多的笑话,所以今年妈妈特意详细的给我讲解了家乡有关春节的风俗。我听的很认真。
老家的春节风俗有这一项,就是在腊月30这天,全家人必须全部洗头或者洗澡过年,意思就是洗去一年的污垢,以全新的姿态和最干净的身体来迎接新年的到来。三十那天妈妈帮我洗完头,没等妈妈给我把头发吹干,我就跑出去,因为我着急给姥姥家的小猫咪和狗狗洗澡。
可是我长这么大也没帮别人或者动物洗过澡,怎么洗啊?我绕着姥姥家的大黑狗转了三圈,感觉狗狗太大了,不好洗。小猫咪还可以,不太大,对,先给小猫咪洗澡吧。
我抱起小猫咪就放在了水盆里,为了防止小猫咪咬我,我用一只手使劲的在盆子里摁着小猫的脑袋,另一只手给小猫洗澡,在寒风中,小猫冻得瑟瑟发抖,“喵喵”的“惨叫”。
我的小表妹一看我给小猫咪洗澡,跑到房间里告诉了我妈妈,我心想,一会妈妈肯定会表扬我的。我正美滋滋的想着,突然听见妈妈大喊一声:“李振宇,你在干什么?你这样会把小猫给冻死的。”
妈妈跑过来抱起全身湿透瑟瑟发抖的小猫跑进屋里,拿起吹风机就给小猫吹,用吹风机的热风大概吹了半个小时,小猫才不发抖了,身上的毛也干了,但是小猫咪对我不友好了,我一靠近它,它就呲牙朝我“呜呜”叫。
我一脸的茫然,对妈妈说:“妈妈,这小猫真不知好歹,我给它洗澡让它干干净净的过新年,它应该谢谢我,对我友好的喵喵才对啊。”
看到我这么说,妈妈忍不住笑了。妈妈把我拉倒另外一个房间里对我说:“孩子,你这样给小猫洗澡,会把它冻死,它怎么会感激你呢?”
我说:“不这样给他洗,怎么洗啊?它满身是厚厚的毛,您看看鸭子,冬天还在水里游泳呢!”
妈妈大笑着问我:“那为什么我们身上都穿着鸭绒服,而不是穿猫绒服或狗绒服啊?”
我瞪大眼睛看着妈妈说:“也对啊!”
妈妈接着说:“孩子,那是因为鸭子的羽毛上有一层油,就是鸭子在水里游泳时老用自己的嘴巴蹭身子,这样鸭子的羽毛有不透水性,而猫、狗等动物的毛有透水性,所以,小猫咪的毛湿了,在冬天它会很冷的。”
我听完妈妈说的话,为自己刚才的举动很后悔,自言自语的说:“我本来给猫咪洗完澡还想给狗狗洗的,这下不能洗了,还是到厨房拿条小鱼哄哄小猫咪吧。”
我在厨房里拿了一条小鱼,就用这条小鱼把小猫咪哄得忘记了刚才我给它洗澡的痛苦,又躺在我的怀抱里和我一起玩耍了。
这就是我的春节糗事,差点把小猫咪给冻死。
过年中国人的集体记忆专题征文篇6
说起家乡的节日那真是数不胜数,有清明节,元宵节,端午节……但最热闹、最隆重的当是春节。在春季中最热的几天,当属初一、初二、初三这三天。
腊月三十是春节的预热。人们贴对子,扫房,放鞭炮。贴对子是我最喜欢的。贴对子讲究用自家熬的糨糊,从门外往家里贴。上午九十点钟,奶奶拿出刚放凉的糨糊,爷爷拿着扫对子的笤帚和我一起到门外贴对子。贴时先把糨糊刷在门板上,然后将对子贴上,在用笤帚扫平对子。一通忙活下来,家里家外都被红通通的对子映得喜气洋洋,过节的气氛一下子烘托了出来。最累的便是打扫房间了,扫房到没有讲究,把家里收拾干净就行,但这一年一次的大扫除可够人忙活一阵子,再加上晚上守夜到12点,初一是最累的。初一是过年氛围最浓重的一天。人们要穿新衣,拜年最重要的是收压岁钱。清早,穿上衣服赶忙对长辈喊一句“过年好啊”那红彤彤的红包便塞进你的手中,这时父母便要对人家推辞一番:“哎呀,不要,不要。”我讨厌这种过分客气虚伪的做法。最后钱还不是到了他们手中?穿新衣服好像只对小孩子而言的,我所知我的长辈们几乎年年在初一穿的都不是新的衣服的。最重要的是拜年,讲究小的去拜年,老的在家等人来拜年,而且全村不管多么臭名昭著的人也要拜年,并且全村人要拜个遍。从早上六点开始直到晌午才能拜完。幸亏我家乡村子小,要不要拜到何时!拜年时,走进人家的家门,一行人中辈分最大的要在院子里喊一句“过年好”然后在进屋挨个问候,被问好的人便大声说一声“好、都好。”然后对小孩们进行夸奖:“哟,君儿又长这么高了,咱村这个岁数的小孩数他最高了。”这时我便会笑笑,表示认同。拜完年回来吃午饭,午饭是十分丰盛的,不管昨天还剩多少菜,今天一律换新的菜,绝不能有昨天剩下的,这仿佛是个大忌讳。当我说要吃初一的菜时爷爷奶奶都会瞅我一眼。因为有充满诱惑的红包,初一是最幸福的。
初二是走亲戚的日子,去婆家过年的媳妇今天要回娘家;亲戚朋友都来串门。初二的上午非常平淡,一家人看着电视,说着家常。但到了中午可不一样,亲戚朋友们来串门,必然要吃饭啊。一桌子的人吵吵闹闹的吃着饭,餐桌礼仪在这天尤为突出,桌上辈分最大的人不动筷子别人不准动,倒水倒酒倒饮料要按辈分从大到小倒,在接受辈分比自己大的饮料时要站起来。弯腰双手举杯;吃鱼时要先喝一圈酒,再放一盘鞭炮才能吃且绝不能动鱼眼。上菜要先上鸡,女的不能上桌但她们却吃的最饱,因为在上菜前她们都会进行所谓的“尝一下”。我家乡的饭桌习俗可比外地的简单得多。我曾随父亲参加海阳的亲戚举行的婚礼,桌上开饭前要放一盘鞭炮,每吃一道菜全桌人必须起立干杯,且一口把酒吞下去,吃鱼时要这样喝上九杯,一顿饭下来,人人必醉,且吃完后要由桌上辈分最大的人讲一通酒话。醉到极点,厌恶到极点……因为可以见到多日不见的亲戚,初三是最温馨的。
家乡的春节在一片鞭炮的喧哗中开始,在一阵人们的笑声中结束,我爱我的家乡,我爱家乡的春节。
过年中国人的集体记忆专题征文篇7
“要说最特别的节日,可必定是春节啊。要说春节有趣的事,那可说都说不完啊……”,一边说着,妈妈脸上竟洋溢起了笑容,看着妈妈脸上的笑容,跟着妈妈的回忆来到了那过往的春节。
刚过小年,家家户户都贴起了春联,时不时地还有噼里啪啦的鞭炮声,热闹极了!裹上大棉袄,就去买好吃的喽!坐上自行车,便急忙赶往集市。寒风凛冽,却依然赶不走热情。“走,先去买鸡!”,爸爸一边把车靠在路边,一边往集市买鸡的那儿赶,摊位前早已挤满了人群。牵着爸爸的手,顺着人流一点点儿往里蹭。踮起脚尖,跳起往鸡笼里瞧。“那只,那只好,爸爸,我们要那只!”,“好!好!”。付完钱,提着鸡,一蹦一跳地奔着。我拉着爸爸,“下来去买鱼!”,不一会儿,一条大鱼也被爸爸拎在手中。“回家!”
厨房里传来阵阵香味,“吃饭啦!”“哇!”,望着满桌的菜,兴奋极了。“甑糕,甑糕,我要吃甑糕!”。白白的糯米,盖上厚厚一层的红枣泥,迫不及待地舀上一勺,甜而不腻,糯而不粘牙,好吃!好吃!一条长长的红烧鱼摆在了眼前,用筷子夹上一口,外面的鱼皮脆脆的,里面的肉也入了味,一口又一口送进嘴里。吃完饭,一家人围坐在一张桌子前,包起了饺子,这充实而又快乐的一天逐步进入了尾声。
夜晚,妈妈拖出缝纫机,来到我床边,悄悄问我“今年想要件什么样的衣裳啊?”,“要件夹克!”“嗯,好。”伴着缝纫机的声音,进入了梦想。一早起来,一件崭新的灯芯绒外套已经整整齐齐地叠在了枕边。爸爸妈妈还没醒来,我便轻手轻脚来到洗手间,迫不及待穿上新衣,左照照右照照。卧室传来了脚步声,我急忙奔回去,“好看吗?好看吗?”“嗯,不大不小正合身。”我跑出院子,想与邻居朋友们分享这新年第一刻的喜悦。
几天过去,盼啊盼,可算盼到了元宵节,来到邻居家一起做灯笼,先把框架搭好,再糊上一层纸,最后再上色,好啦!两只兔子灯笼便做好了。“灯笼会,灯笼会,灯笼灭了回家睡!”。灯会上,我们尽情玩耍着……
听着妈妈的故事,又想起了现在的春节,各色形态的灯笼,饭店各种各样高档的山珍海味,塞满了橱柜的各种花样衣服,可却再也体会不到妈妈那时的快乐。也许正是因为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富裕的生活让每一个有仪式感的日子变得不再有仪式感。所以,即使再华丽的行装却没有一件自己做得夹克来得漂亮。
过年中国人的集体记忆专题征文篇8
每逢寒假我就盼望着过年,因为过年趣事多多:有丰盛的年夜饭,有美丽的烟花,还有精彩的春晚……能不招人喜欢吗?
腊月二十八,我一大早就跟着爸爸妈妈去置办年货。来到商场,眼前人流如潮,一眼望去全都推着堆得像小山似的购物车,人们的脸上都露着喜悦的笑容。商场的上空不时地传来欢快的音乐,《新年好》、《恭喜发财》、《欢乐中国年》等更衬托出了过年开心的氛围。我们随着人流挤进了年货街,货柜上的商品琳琅满目,甚至许多商品还换上了新衣,漂亮的礼盒装瞬间吸引着我们购物者的眼球。因为过年的缘故,爸妈都对我解除了一些禁止令,我尽情地挑选着我喜爱的零食。转眼间,我们的购物车就被塞得满满的了。我们可谓是满载而归,一路上,我看着属于我的囊中之物偷偷地乐呵着。
期盼的大年三十终于到了,我们踏上了回外婆家的旅程,沿途家家户户都张灯结彩充满着浓浓的年味。一踏进家门,我就看见外公外婆在忙碌地准备年夜饭,爸妈也参与了其中。一阵阵香味扑鼻而来,我溜进厨房看到摆着都是我爱吃的菜,忍不住咽了下口水,趁没人注意我的时候,赶紧偷了块肉往嘴里塞。到了傍晚时分年夜饭开吃了,我们全家其乐融融地围着一桌丰盛的饭菜吃得津津有味,感觉过年的饭菜尤其的美味可口让我食欲大增。
在欢声笑语中,天渐渐黑了。突然,一声巨响划破天际,接着噼噼啪啪地响声接连不断。我赶忙停下手中的筷子冲出门外,只见一簇簇烟花冲上天,然后又爆开,像流星一样划过天空坠落下来。我兴冲冲地把爸爸为我准备的烟花拿出来,并催促着爸爸去点燃。“嘭!”只见一束火光冲向天空向四面八方爆开,烟花千姿百态地绽放着如百花争艳。瞧,那朵“牡丹”开得多么绚丽呀!那儿的“菊花”也不甘示弱,还有那儿的“梅花”……其中最快的就属那“冲天炮”了,它以闪电般的速度飞上天,快得让人来不及反应。那五彩缤纷的烟花照亮天空,照亮了大地,那绚丽的色彩犹如我们来年的锦绣前程。
随着时间的流逝,伴着烟花爆竹声,我进入了梦乡。我喜欢过年,喜欢过年的热闹,喜欢过年时全家人坐在一起吃年夜饭的时光。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过年,是一种快乐!
过年中国人的集体记忆专题征文篇9
春节对中国人而言是最为重要的一个日子,因为这个节日不仅寓意着平安喜乐,更是一家人团聚一堂的美好愿景,因此一说到过新年,中国人的心中便会不由自主的涌动出一种幸福感和满足感,而这种情感是中华民族世世代代传承下来的,所以它是与生俱来的,是天经地义的。当然,对于国人而言,春节除了带有浓厚的民族情怀之外,更重要的是加强了人与人之间的血缘亲情,而这种爱的纽带除了链接家人朋友之外,更是紧紧的把海外同胞,把边防战士,把坚守在各个岗位上的工作人员捆绑在了一起,所以说春节是我们最为重视的一个节日,也是我们最为有意义的一个节日。
因此在春节之际,不论你身在何方,不论你身处何种境地,只要一提到过年这两个字眼,似乎一瞬间就把所有的烦恼,所有的委屈,所有的不甘,所有的不畅都抛之脑后了,因为在你心中总有一个声音对你说:没事的,一切都会好起来的,你还有很多爱你的人在守护着你,在等待着你,在思念着你,在期盼着你,所以请不要难过,也不要悲观,勇敢的回到“家”这个温馨的港湾里去吧,在那里,你只会感受到浓浓的爱意,只会享受到真挚的幸福。
当然了,春节除了例行的大扫除、贴春联等传统习俗之外,最为重要的便是各种事情的准备了,而忙忙碌碌了一年之久,在春节这个放松又惬意的日子里,家家户户都恨不得把所有疲惫都扫光,把所有美味佳肴都搬上桌,把所有亲朋好友都访过,把所有娱乐项目都玩遍,真正是开心的不得了,快乐的不得了。当然,我家也是如此,一大早我的母上大人便像个花蝴蝶一样在厨房转了起来,她一会洗这个,一会切那个,一会拿这个,一会煮这样,一会蒸那样,整个人恨不得把一双手当成十双手来用,真正是手忙脚乱的不行。
不过看着母亲这忙碌的身影,我们心里只有甜蜜和幸福,因为这忙碌的身影里面充斥着浓浓的关怀和爱意,这种感情和感受让人心里觉得踏实,觉得安心,更加觉得幸福。总之,过年就会有一种心里的慰藉之感,只要一回到家,顿时就感觉所有的疲惫,所有的伤心都没有了,我想这大概就是家的力量,是爱的力量吧。
不管怎么样,鼠年都如约而至了,但愿每个人的新年都欢欢乐乐的,也祝愿开心鼠于每个人,幸福鼠于每个人,钱财鼠于每个人,新年快乐。
过年中国人的集体记忆专题征文篇10
新年到,家家户户都在迎接着新春的到来,那些小孩子们拿着小红灯笼在街上乱窜,男人们在家里贴对联,打扫房子,女人们一天到晚忙着做好吃的。
我像是吃了兴奋剂,天天在弟弟的屁股后面陪他瞎跑。弟弟玩泥巴,我就跟着玩泥巴,弟弟玩水枪我就跟着玩水枪。我妈妈说,你这么大了,也不写个作业,天天跟小屁孩玩,这样子好吗?我这个耳朵听,那个耳朵立马就冒出去了,妈妈天天这样跟我说,我的耳朵也就不那么听使唤了。
过年的前几天,爸爸妈妈合计着回老家过年,我本不想回去的,但一想到回去后有那么多亲戚给发红包,立马觉得回去是一件当务之急必须办好的事了。于是,尽管很无奈,我还是跟着爸爸妈妈在年前回到了老家。
我们老家有一个习俗,每次吃饭前都要给各路神仙烧香、送饭、磕头,这样的活之前本是妈妈的,可是妈妈见我这么大了,还天天这么游手好闲,便把这个重任交给了我。
刚开始,我想罢工,因为神仙太多了,有财神、灶神,天地之神,还有我们家的六代宗亲,跟这么多神仙上香、磕头,岂不累死我呀?不过,在妈妈的一再唠叨下,我最后还是同意了。
于是,第二天的一大早,爷爷便叫我起床烧香,我便拿了一大把香点着,在神仙面前插三根,磕个头,又匆匆去了另一个神仙面前。磕头的时候,我双手合十,学着妈妈的样子,在心里祈祷起来。祈祷什么呢,预先没有准备,嗯,希望各路神仙们保佑我们全家幸福美满吧,希望我的爸爸妈妈身体健康,万事顺心,希望我的小弟弟笑口常开吧!哦,还有我自己,希望神仙保佑自己什么呢,来点俗的,就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吧!不知是神仙们听到了还是怎么回事,说完这些,我竟然内心又安详而又欢乐,难道是因为我学会了给别人送上祝福吗?
我本想烧了香后可以赶紧吃放了,可谁知爸爸又给了我一盘饺子让我到神仙面前举一下,也是呀,大过年的,神仙们也要吃饺子的,于是我又欢快地跑到各位神仙面前,托起饺子在神仙面前很虔诚地举了一下。到了最后一个供奉着我们列祖列宗的几案时,我把饺子举了一下,又恭敬地跪下去磕了个头,表示尊敬。这样的工作连续做了好几天,到了最后,我竟还有些恋恋不舍我这份宝贵的工作呢。
到了邢台后,大人们聚在一起,都夸自己的孩子,我妈妈也不失时机地说“俺郝一诺长大了,会帮家里烧香了”。说这话时,妈妈的脸红扑扑的,眼里竟闪着泪光,我这才发现,替妈妈给神仙和先人上香,敬的是神仙和先人,其实更是眼前的亲人。这份工作于我轻而易举,于妈妈却是对儿女付出艰辛后的回报和慰藉。
哦,过年了,长了一岁。我也似乎真的体会到了年的意义,生活的意义。是呀,都大了,瞎跑什么呢,不能一味地放养自己,该负起责任的时候,就要负起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