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灯塔大课堂第三十课《邓恩铭》作文
观看关于灯塔大课堂第三十课《邓恩铭》是为了学习邓恩铭烈士的崇高理想和坚定信念,激励广大党员继承和发扬党的光荣传统,提升党支部凝聚力和战斗力,下面小编为大家整理了关于灯塔大课堂第三十课《邓恩铭》作文,希望大家喜欢!
关于灯塔大课堂第三十课《邓恩铭》作文1
邓恩铭,又名恩明,1901年出生于贵州省荔波县水浦寨一个贫寒的水族农民家庭。邓恩铭自幼学习刻苦,成绩始终名列前茅。1917年9月,邓恩铭前往山东求学,寻找救国救民的真理。次年,他以优异的成绩考取山东省立一中,开始阅读《新青年》《新潮》《北京大学日刊》等进步刊物,真正接触到了新思想新文化。
1919年,五四运动在北京爆发,济南的学生热烈响应。山东省立一中成立了学生自治会,组织领导全校的学生运动。邓恩铭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学生运动中,编印、散发传单,进行街头演讲,参加抵制日货运动,并到各校开展组织联络工作。在此期间,他结识了一批学生运动的中坚力量,例如山东省立第一师范的学生代表王尽美等。
1920年6月,邓恩铭被选为山东省立一中学生自治会领导人兼出版部部长。同年秋,为了更好地推动马克思主义在山东的学习和研究,邓恩铭和王尽美等人秘密建立了济南共产主义学会,并发起组织了一个研究革命理论的团体——励新学会。
1921年春,在北京、上海中共早期党组织的影响和帮助下,王尽美和邓恩铭等在济南发起成立了共产党组织。这是山东党组织最初的组织形式,在中共一大召开前成员已有8人。
1921年7月,邓恩铭与王尽美代表山东的济南共产主义小组,赴上海出席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参与了中国共产党的创建。邓恩铭是中共一大13名代表中唯一在校就读的中学生,也是唯一的少数民族成员。
1922年1月,邓恩铭赴莫斯科参加了共产国际召开的远东各国共产党和民族革命团体第一次代表大会,受到列宁的亲切接见。回国后,他到山东最大的煤矿——淄博矿区开展工作。在邓恩铭的不懈努力下,中共淄博矿区支部成立。
1923年4月,邓恩铭受济南党组织委派,到青岛筹建党、团组织。他与共产党员王象午取得联系,于当年8月建立了青岛第一个共产党组织——中共青岛组,并担任书记。
在创建中共青岛地方党组织的同时,邓恩铭也在积极地筹建青岛青年团的组织。为取得活动据点,邓恩铭找到了原在济南中学的老师——时任胶澳商埠职业学校校长王静一。王静一安排他住在学校里,并同意他去广泛接触学生,传播革命真理。很快,这所学校成为马克思主义传播的阵地。1923年11月,社会主义青年团青岛支部在胶澳商埠督办公署成立。至1924年12月,青岛的共青团员人数已达33人。1925年2月,中共青岛组也发展壮大至党员13名,候补党员11名,并改称中共青岛支部。
1925年2月,胶济铁路局上层发生内讧,邓恩铭与王尽美利用这一时机,发动胶济铁路和四方机车厂工人举行全厂大罢工。五卅运动前后,邓恩铭又组织领导了以青岛日商纱厂工人同盟大罢工为主的工人运动,历时3个多月,成为五卅运动的先导。
白色恐怖笼罩岛城,邓恩铭遭受当局通缉。1925年11月,山东地方委员会机关被敌人破坏,邓恩铭被捕入狱,遭受残酷折磨。后因在狱中染上肺结核,经地下党组织各方设法营救,才得以保外就医。
1927年4月,邓恩铭到武汉参加中共五大,会后受邀在毛泽东主办的农民运动讲习所讲课。1929年1月,邓恩铭因事回济南,不幸再次被捕。几次越狱未果,邓恩铭等10余位同志被敌人残忍杀害,年仅30岁。
关于灯塔大课堂第三十课《邓恩铭》作文2
邓恩铭,生于1901年1月,是著名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革命烈士。邓恩铭是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中13位代表之一,曾任中共山东省委书记,是山东党组织早期组织者和领导者。1928年12月,由于叛徒出卖,邓恩铭在济南被捕入狱。1931年4月5日,邓恩铭和战友们被押到济南市纬八路刑场,慷慨就义,时年30岁。2009年9月,邓恩铭被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之一。
五四运动爆发后,邓恩铭积极响应北京学生爱国运动,被选为学生自治会领导人,组织学生参加罢课运动。1920年11月,他与王尽美等人组织励新学会,出版以介绍新文化、新思想为宗旨的《励新》半月刊,积极为该刊撰写文章,介绍新思想、新文化和俄国十月革命。
在担任山东省委、青岛市委书记时,邓恩铭掌管过党的许多经费。但他自己却一直生活清寒,每月组织发给的生活费,也多被他用于接济困难的同志。家中多次向他索款,他只是回信说明自己“生性与人不同,最憎恶的是名与利”,“只能谋个人的温饱,无力顾家”。
1929年1月19日,因叛徒告密,省委机关遭破坏,邓恩铭在济南第二次被捕。他在法庭上和监狱里同敌人作了英勇的斗争,并组织领导了两次越狱斗争,第一次是1929年4月19日晚上,只有杨一辰一人逃出;第二次是7月21日晚饭后,在地下党的接应下,6人冲出监狱,他却因受刑过重,体弱多病,行动困难,被敌捕回打入死牢。国民党山东当局对他恨之入骨,面对敌人酷刑,邓恩铭依旧坚贞不屈。
邓恩铭参加党的“一大”后写下“读书济世闻鸡舞,革命决心放胆尝。为国牺牲殇是福,在山樗栎寿嫌长。” 毛泽东在延安曾说:“王尽美和邓恩铭是山东支部的创始人。”董必武同志1961年8月21日在纪念王尽美的一首诗中写道:“四十年前会上逢,南湖泛舟语从容;济南名士知多少,君与恩铭不老松”。后人有诗赞之曰:能歌且善吟,烈士邓恩铭。对敌斗争很,反腐不容情。临难不苟免,憾望南雁行。水家山川秀,奋斗育诗人。”
邓恩铭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实现了其不畏牺牲,献身革命的豪迈誓言,为我们树立了学习的光辉的典范。
关于灯塔大课堂第三十课《邓恩铭》作文3
邓恩铭,原名邓恩明,字仲尧,曾用黄伯云等名,生于1901年1月5日,水族,贵州荔波人,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中国共产党早期著名革命家、活动家、中国工人运动卓越组织者和领导者,历任青岛市、山东省党组织主要负责人。2009年他被评选为“100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之一。
一
1901年1月5日,邓恩铭出生在贵州省荔波县玉屏镇水浦村板本寨的水族贫困农民家庭。虽然家境并不宽裕,但父亲对乖巧的长子邓恩铭寄予厚望,希望他考取功名,光耀门楣。邓恩铭6岁进私塾学习,10岁进入荔波县模范两等小学堂读书,他聪敏好学,深得老师喜爱。他还经常在课余帮母亲磨豆腐,向父亲学中医,从小就接受生活的磨砺。新式学校里有几位思想进步的教师,采用新法教学,宣传孙中山革命思想。耳闻目睹清朝统治者的腐败与暴虐,反袁护国斗争对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他初步萌发了救国救民的志向。
1917年8月,在老师的鼓励和二叔黄泽沛的资助下,年仅16岁的邓恩铭离开荔波赴山东济南求学。出发前,他立下了“头颅热血,不朽永垂”“男儿立志出乡关,学业不成誓不还”的誓言。
二
到济南后,邓恩铭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山东省立第一中学。从此,他走上了探求革命真理的道路。进入山东省立一中后,邓恩铭眼界大开,新文化运动打开了他认识世界的大门,《新青年》等进步刊物让他如获至宝,他如饥似渴地吸收新知识,开始从中接触和了解马克思主义,也引起他关于国家前途深深的思考。
1919年,五四爱国运动爆发,邓恩铭积极加入其中,并站在斗争的前列。他凭着出色的表现被同学们推举为省立一中学生自治会负责人兼出版部部长,在斗争中与山东省立第一师范的学生王尽美结成了亲密战友。他们共同组织学生参加爱国活动,一起研究、探讨并接受了马克思主义,成为济南学生界有影响的人物和山东最早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
三
1920年9月,邓恩铭与王尽美联络一批进步青年知识分子,秘密成立共产主义学会,推动马克思主义在山东的传播,成为山东地方党组织的缔造者之一。
1920年11月,邓恩铭同王尽美组织了励新学会,创办了《励新》半月刊,宣传进步思想,培养了几十名进步青年知识分子,为济南共产党早期组织的建立在组织上、干部上奠定了基础。
1921年春,在上海、北京共产党早期组织的影响和帮助下,邓恩铭和王尽美等发起了济南共产党早期组织,成为国内6个党的早期组织之一。他们组织“励新学会”会员和进步青年,深入到济南产业工人相对集中的大槐树机厂等地开展工作,进行调查研究,传播革命思想。1921年6月,大槐树机厂成立了工人俱乐部,这是山东省的第一个工会组织。
四
1921年7月,年仅20岁的邓恩铭,作为济南中共党组织代表,与王尽美一同出席在上海和嘉兴南湖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是参会人员中唯一的少数民族代表。
党的一大召开,正式宣告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对邓恩铭也是难得的学习和锻炼机会,他开阔了眼界,淬炼了思想,提升了认识,他抓住一切机会进行学习,更加坚定了对共产主义事业的信仰。会后,邓恩铭认真研读从上海带回的《共产党宣言》等马克思主义书籍,并广泛宣传。
1921年9月,邓恩铭和王尽美等发起建立济南马克思学说研究会,会员发展到五六十人。邓恩铭按党组织的要求,到济南、淄博等地积极开展党的活动。
1922年1月,邓恩铭等赴莫斯科参加了共产国际召开的远东各国共产党和民族革命团体第一次代表大会,期间受到列宁的接见。在苏联的所见所闻,使邓恩铭深受鼓舞。6月,他回到山东后,大力宣传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并致力于山东党组织的发展和工人运动的开展。
中共二大以后,党中央明确山东党组织的工作重点是加强工人运动。邓恩铭深入淄博的车站、矿区,与矿工们同吃同住,调查了解矿工们的劳动、生活状况,揭露资本家压迫剥削工人的真相,组织工人们起来同剥削者作斗争,培养进步人士,介绍其中的积极分子入党,很快组建了中共淄博矿区支部,矿区的工人运动蓬勃开展起来。
资助邓恩铭读书的二叔察觉到他参加革命活动后,极力阻挠,叮嘱他安分守己,求取功名。他父母也在家乡为他定下亲事,频频催他回家完婚,但都被邓恩铭坚决回绝。他在给父母的信中写道:“儿生性与众不同,最憎恨的是名与利,故此有负双亲之期望,但所志既如此,亦无可如何!”“儿主张既定,绝不更改”。邓恩铭爱他的家人、敬他的长辈,但他义无反顾地投身到中国革命的滚滚洪流中。
五
1923年,邓恩铭到青岛开展革命活动,他以东镇小学教员为公开职业,很快使这所学校成为马克思主义传播的阵地。他特别重视对产业工人和青年学生的宣传教育,广泛接触工人、学生、知识分子,以其杰出的知识才华、坚定的理想信念、超凡的人格魅力,引导他们走上革命道路,影响、团结了一大批进步工人和青年学生。
1923年8月,邓恩铭等建立了青岛第一个共产党组织——中共青岛组,邓恩铭任书记。到1925年2月,青岛党员发展到24人。
1923年11月,邓恩铭组织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青年团青岛支部(后为团青岛地委),邓恩铭任书记。1924年12月团员发展到33人,有5个基层团支部。
邓恩铭是卓越的工人活动家。在青岛工作期间,他先后以四方机厂和纱厂为中心,在各厂举办工人夜校,教育组织动员工人,关心工人疾苦,深受工人爱戴。他将带有封建行会性质的“圣诞会”改造成青岛第一个党领导下的工会组织,青岛其他各业工人纷纷觉醒,联合起来反对资本家的压迫。
在此期间,邓恩铭又以《胶澳日报》副刊编辑一职为掩护,继续开展革命活动,先后发表了《今日的感想》《青岛劳动概况》等文章,号召广大工人:“被压迫的兄弟们,努力团结啊!我们要团结才有力量,有力量然后才能与资本家抗争啊!”。
1925年2月,邓恩铭等发动胶济铁路工人和四方机厂工人大罢工,迫使铁路局为工人增加工资、提高待遇,罢工的胜利鼓舞了大家,四方机厂全厂1500余名工人都参加了工会。以四方机厂工会为基础,成立了胶济铁路总工会,成为全国革命低潮时期北方地区异军突起的重要力量。
邓恩铭等迅速将工作重点转移到产业工人最多、受压迫最重的日商纱厂。1925年4月,在邓恩铭组织、影响下,爆发青岛日商纱厂工人三次同盟大罢工,罢工工人达到1.8万人,成为“五卅运动”的先导。工人运动震怒了青岛反动当局,邓恩铭于5月4日被拘捕,5月11日被“驱逐”出青岛。5月29日,罢工遭到日本帝国主义勾结山东反动当局残酷镇压。惨案发生后,正在胶济铁路沿线巡视工会工作的邓恩铭获悉消息,立即秘密回到青岛,与青岛党组织一起广泛发动群众,揭露惨案真相。日商纱厂工人罢工虽然失败了,但推动了统一战线的形成,播下了革命的火种,使青岛的反帝爱国斗争达到了一个新的高潮。
白色恐怖笼罩青岛,邓恩铭成为反动当局的“眼中钉”并遭通缉,但他仍然坚守在青岛秘密开展斗争。
这一时期,根据党中央的决议,邓恩铭等共产党人还积极帮助青岛国民党组织进行改组,领导了国民会议促成运动,大力建立革命联合阵线,在青岛成立了几十个进步团体,有上万人参加多种形式的反帝反军阀斗争,成为青岛历史上民众力量发展最强大的时期。
六
1925年8月,邓恩铭调任中共山东地方执行委员会书记。同年11月被捕入狱,遭受残酷折磨,在狱中染上肺结核,经党组织多方营救,才得以保外就医。出狱后,他以治病为由,秘密回到青岛继续组织领导开展革命工作。1926年6月,他又主持青岛党组织工作。当时,青岛的党组织遭到严重破坏,亟待恢复和整顿,他不顾疾病痛苦,在极为困难的情况下,迅速恢复了青岛的党组织。
1927年4月,邓恩铭赴武汉出席中共五大,并到毛泽东举办的“武昌中央农民运动讲习所”讲课,介绍山东工运、农运情况。此后曾担任中共山东区(省)执委会书记。
大革命失败后,邓恩铭辗转山东各地,领导党组织开展斗争。1928年7月,邓恩铭调回山东省委,负责淄博矿区党的工作。
1929年1月19日,由于叛徒告密,邓恩铭在济南被捕,这是他第三次被捕入狱。在狱中,面对酷刑的摧残折磨,邓恩铭大义凛然、坚贞不屈。他的痼疾也在此时复发,但他咬紧牙关,成立狱中党支部,领导两次绝食斗争,同敌人进行了坚决斗争。还组织了两次越狱,多名同志成功越狱。
1931年4月5日,邓恩铭与其他21名烈士在济南被杀害。当敌人冰冷的子弹穿透他坚强的胸膛时,他发出最后的呐喊:“中国共产党万岁……”
“卅一年华转瞬间,壮志未酬奈何天;不惜惟我身先死,后继频频慰九泉。”
邓恩铭的人生定格在30岁,这位来自贵州的水族青年,为伟大的共产主义事业流尽了最后一滴血。
关于灯塔大课堂第三十课《邓恩铭》作文4
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的历史长河中,涌现了无数优秀的革命先烈。作为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的邓恩铭就是其中一个,他为中华民族的独立与解放事业奉献了自己的青春,奉献了自己生命,今天让我们一起去了解水族革命先烈邓恩铭的峥嵘一生。
走进三都水族文化博物馆,水族古老渊远的气息扑面而来,走过水族历史、水族村寨等版块,我们来到了第三单元《历史人物与事件》,这里详细记录了抗清英雄潘新简、抗日将领滕久寿、九阡石板寨抗日故事以及邓恩铭的故事。
1921年春,邓恩铭参与发起建立济南的共产党早期组织。同年7月,邓恩铭与王尽美作为济南中共党组织代表,赴上海出席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参与了中国共产党的创建。当年,邓恩铭是中共“一大”13名代表中唯一在校就读的中学生,也是13名代表中唯一的少数民族。1922年1月,邓恩铭赴莫斯科参加共产国际召开的远东各国共产党和民族革命团体第一次代表大会,受到列宁的亲切接见。同年底,邓恩铭赴青岛,创建党组织,先后任中共直属青岛支部书记、中共青岛市委书记。
关于灯塔大课堂第三十课《邓恩铭》作文5
邓恩铭,1901年出生于贵州省荔波县。水族,原名恩明,字仲尧,化名黄伯云、丁友民、佑民、又铭。1917年秋,因家计艰难,被迫离家,到山东投奔过继给黄家的二叔黄泽沛。10月,进入济南省立第一中学读书,从此开始了英勇的革命斗争生涯。
1921年7月,年仅20岁的邓恩铭作为济南早期共产党组织的代表之一,参加了在上海举行的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翌年1月,出席了共产国际在莫斯科召开的远东各国共产党及民族革命团体第一次代表大会。回国后,即以主要精力从事职工运动,先后在淄博、青岛等地组织领导工人进行罢工、建立工会、创建党组织。
1927年7月,邓恩铭任中共山东区执委会书记。11月,任省委书记。1929年1月,由于叛徒王复元告密,邓恩铭再次被捕入狱。在几经严刑审讯后,邓恩铭被反动当局关押进济南警察局看守所。为了能够在狱中与敌人展开斗争,他把被捕入狱的共产党员组织起来,成立了狱中党组织,并先后组织狱中难友进行了几次绝食斗争,不仅取得了改善伙食、允许读书看报、不带脚镣等生活待遇,还使狱中难友团结到了以他为主要领导的狱中党组织周围。
邓恩铭正是利用可读书看报机会,从报纸上看到了这年3月28日,在全国人民愤怒反抗的压力下,国民党政府经与日本谈判,《中日济案协定》在南京正式签字,规定在山东境内的日军,自签字之日起,在两个月内完全撤出这一消息。他遂与狱中难友们分析推断,日军将从济南撤出,国民党蒋介石反动势力将伸入山东,这意味着他们对山东共产党人和广大革命群众的大屠杀、大迫害将来临。为此,邓恩铭在狱中党组织中提出,在日军撤出与国民党反动势力将接管济南的混乱之机,做好准备,寻找时机,发动越狱斗争。
邓恩铭等在组织准备越狱期间,还对同狱室的直鲁联军军官李殿臣等人进行了团结、教育、争取工作,也得到了他们的积极支持,并表示愿带头冲锋。当邓恩铭等正设法与其他狱室党员联系准备越狱时,越狱计划不慎被一不坚定分子得知,企图告密,只得被迫于4月19日晚仓促举事。在邓恩铭的指挥下,李殿臣等寻机猛然打倒看守,共有19人冲出监狱。由于经验与准备不足,除共产党员杨一辰1人逃出外,邓恩铭等18人又先后被捕回看守所。特别是身体本很瘦弱的邓恩铭,被捕回遭严刑毒打后,颈淋巴结核溃烂得更加严重起来。
经过第一次越狱斗争的考验,邓恩铭等共产党员没有因失败与招致的严刑毒打和严重的疾病而屈服。狱中党组织在邓恩铭的领导下,认真总结了第一次越狱斗争的经验教训后,组成了以邓恩铭、吴丽实、何志深、王永庆、纪子瑞5人为核心的越狱领导小组,决定寻机组织第二次越狱。
他们把狱中的其他党员,按身体强弱作了搭配,分为3个小队,以便带领难友行动。在这期间,邓恩铭还利用敌人允许政治犯与家人、亲朋通信的这一条件,加强了同狱外党组织的联系。狱外党组织根据他信中暗示的要求,为策应狱中同志越狱,常派人以家属、亲朋等名义来探监,把可锯镣铐的钢锯条等工具秘密带进监狱。在邓恩铭的要求下,难友们利用与家人、亲朋来信的信封,利用上厕所机会,把清洁厕所用的石灰粉装成一小袋一小袋,悄悄带进牢房,备作越狱时的“特殊武器”。为了解决越狱后疏散的路费,邓恩铭等就把大家的零用钱集中起来统一使用。特别是何志深,为能给大家筹集到越狱后比较充足的疏散费用,说动看守把自己的一只金兜链,拿出去变卖了80块钱。
转眼间,就进入了7月。一天近中午时分,监狱的大门和几处岗楼上,又加岗又加哨。邓恩铭等看到这一突变情况后,不由心中一惊,以为他们越狱的秘密行动又被敌发现。难友们也不免紧张起来,狭小的狱房也一下变得沉闷透不过气来。邓恩铭仔细观察了一会儿后,镇定地对大家说,根据敌人在监狱加岗加哨后,没有对我们采取什么行动,这说明敌人并没有发现我们的行动计划,大家应继续加紧准备工作。接着他又向大家提示道,敌人这一举动,也告诉我们,反动当局可能要对我们采取新的行动,大家要注意并提高警惕。果不出邓恩铭的所料,几天后,狱中党组织得悉,国民党南京政府组织建立了“中央特别军法会审委员会”,提出对山东过去判决过的政治犯要重新进行审判,并要由轻判重、由重判死。
邓恩铭敏锐认识到,这是国民党蒋介石反动统治集团要对山东共产党人下毒手了。他遂与越狱五人领导小组作了讨论,认为越狱计划必须提前,并决定7月21日下午4点看守送晚饭开门时,按原定计划步骤行动。
7月21日这天,因是星期天,看守比平时相对松懈,午饭后,在邓恩铭等人的组织指挥下,难友们佯作与往常一样,却悄悄将先前快要锯断的镣铐折断卸去,系好鞋带,扎紧腰带,带上用信封装石灰粉的“特殊武器”。
下午4点,送晚饭的看守一打开牢房门,在邓恩铭的示意指挥下,早已准备好的第一小队,在何志深的率领下,以曾任淄博矿区党组织负责人的刘昭章等几个身强力壮并有较好武功的党员当开路先锋,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将看守打倒掐死,拿起看守的枪即冲出牢房。他们先后出其不意地将监狱第一、第二两道院内大门的两个看守用腰带勒死后,又迅猛冲向临街的第三道大门,这也是冲出监狱的最后一道大门。率第一小队的何志深,负责发布行动信号,冲到监狱办公区大院后,他遂击响了吊钟。二、三两队闻讯后,迅疾冲出牢房奔向监狱大院。在最后一道大门上的两个看守与一个值班人员,被这突如其来的冲击吓懵了。当他们回过神来想举枪反击阻止时,已冲到他们近前的难友们,迅速把早已握在手中的“特殊武器”——石灰包,一齐打向这几个看守。将要夺取最后一道大门时,不知从哪里闻讯赶来的一个看守,一下窜到难友们面前,企图开枪重新控制最后这道大门,等待很快会赶来的其他看守。刘昭章一个箭步冲上去,三拳两脚就将其打死。
经短暂激烈搏斗,终于将监狱最后一道铁门打开。三个小队的难友们,冲出狱门、冲上大街,即按原计划,迅速分路疏散。可惜的是,因提前行动,再加省委刚遭到严重破坏,狱中党组织未能与狱外党组织取得联系,无法派人来接应。更为遗憾的是,由于这些共产党员长期被关押囚禁,大部分人遭敌严刑毒打后,恢复不好,身体孱弱,大部分同志没跑多远就上气不接下气,邓恩铭等几位同志因受刑严重和病魔缠身,是身强力壮的几位同志背着或搀扶着他们艰难地跟着队伍疏散。越狱出来的这些同志,长期在狱中不允许修边幅,穿着和相貌与众不同,不管跑到哪里,人们都瞪大眼睛,像看天外来客,难以融入到群众之中。还因他们大都道路生疏,不管走到哪里,人们都躲得很远,既不能问路,也无法问路,带队的见路口就盲目要人分散进去,总之,在疏散中遇到了很多难以想象的麻烦与困难。
这时,国民党当局很快调集了大批军警向监狱方面围追堵截过来。在原省委交通员、身强力壮的王永庆的背负下,邓恩铭好不容易疏散进临马路的一个小胡同口时,他们发现许多军警已从马路两端围堵过来。在这生死攸关时刻,邓恩铭坚定地对王永庆说,放下我,凭你的身体好、武功强和对济南还熟悉一些的条件,还能逃出去,要不然咱俩都会与上次那样,被敌人捕回去。王永庆深知邓恩铭在党内的威望与对山东党组织的重要性。为此,王永庆还是坚持将他背进了胡同深处一座年久失修无人住的小房里。这时邓恩铭镇静而严肃地对王永庆说,现在反动当局已在济南全市布满了军警,估计很快就会展开全城大搜查,到那时你带着我插翅也难飞。现在能逃出一个,就是我们这次行动的一分胜利成果,要不我们的心血不是白费了吗?要相信组织,这次你把我带不出去,组织上也不会追究你的责任。王永庆焦急地说,我什么都不在乎,若不把你带出去,我死也心不甘。但却遭到了邓恩铭的严厉批评。这时,不断从不远处传来军警走街查户的砸门与吆喝声。王永庆不得不在邓恩铭的再三催促下,挥泪与中国共产党的这位创始人分手。
这次组织领导和参加越狱的共18名共产党员,除武胡景、何志深、王永庆、李宗鲁等6人逃脱外,邓恩铭等12人先后被搜查追捕回监狱。但这次越狱斗争,震惊了反动当局上下,被当时国民党报纸称为“济南巨案”。监狱的看守长因“渎职”被枪毙;济南高等法院等司法执法单位和政府部门,受到南京国民党中央政府的“戒饬”。
邓恩铭等12人被敌捕回监狱后,不仅施以重刑,严加拷问,还实行了更加严密的看管,但他们仍在狱中坚持斗争。1930年10月,韩复榘被蒋介石任命为山东省政府主席,大肆捕杀共产党人,对山东进行残酷的军阀统治。1931年4月5日凌晨,年仅30岁的邓恩铭与另外20位中共党员一起(郭隆真被枪杀于监狱内),被枪杀于济南纬八路刑场(现省委党校老校区)。
临刑前,邓恩铭写给母亲的绝命诗为:
卅一年华转瞬间,
壮志未酬奈何天。
不惜唯我身先死,
后继频频慰九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