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读后感800字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这篇文章是战国时期儒家大师孟子写的。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读后感800字范文,欢迎阅读参考!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读后感800字一《孟子》里有一篇文章叫《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是初中时学过的一篇文言文,虽然将近二十年没有再读过。但我清晰地记得文章里的每一句话: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另有作“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这篇文章说的是:承担重任的人,之所以受尽苦难,是“天”授之以重任之前,先要磨练他的意志和身心,借以提高他的竞争能力。做一个人,一个发奋图强,顽强拼搏,意志坚定,勇往直前的人,必须要用“忧患”做为一切成就的先决条件。讲得一点也不错,坚强的人是在忧患中成长的。
巴尔扎克曾说过:“不幸,是天才的进步阶梯,信徒的洗礼水,能人的无价之宝,弱者的无底深渊”我们要把不幸,灾难当作我们成功的又一块基石,不被它打到,反而利用它来与成功拉近距离。
我还看过一个故事,名字叫《鹿和狼的故事》,讲的是20世纪初期,美国总统罗斯福为了让凯巴伯森林里的鹿得到有效的保护,大量的捕杀鹿的凶残敌人——狼。经过25年的残忍捕杀,有先后六千多的狼被杀害。然而,罗斯福万万没有想到,在他的极度保护下,鹿群是有一段时间大量增加,但不久,鹿群的数量开始急剧下降,鹿群的总量由十万只锐减到四万只。很快,整个凯巴伯森林中只剩下八千只病鹿在苟延残喘。这个故事中,鹿为什么在过度保护下,数量变得更加少呢?在我看来,正是因为给它们的过度保护使他们缺少了忧患,只顾自由自在的生活。原来有狼追鹿,鹿就会奔跑,现在,狼没有了,鹿的体质也必然下降,直至死亡。可见,忧患的作用不仅对人,对社会,对整个自然界也是有极大好处的。
因此,作为教师我们心中时刻要有“忧患”意识,有危机感,不要总以为我们端的是铁饭碗,整天只知道当天和尚撞天钟,混日子吃大锅饭。这是极其危险的。我们在心中要时时为学生,为国家的教育事业着想,这样,我们才会免于被社会淘汰!现在,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私立学校的学生越来越多,公立学校的学生越来越少。当公立学校学生数量递减到一定数量,国家就一定会淘汰教师,这是不容置疑的。所以说,每一个有眼光的教师,都要立足现在,放眼未来,心中时刻有教育,心中时刻有学生,把自己的工作当成事业来追求,争做学者型的教师、专家,在别人还没有准备努力之时,我们已笨鸟先飞,站到了教师队伍的最前列!
虽然我们都是小人物,但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这篇文章所讲的道理确实是至理名言。所以说请大家勿忘“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努力干好本职工作,为自己的事业铺平前进的道路!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读后感800字二孟子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先举了六位古今名人的事例,得出困境出人才的结论,进而深化至统治者治国也要有忧患意识,统治者治理国家如果没有忧患意识国家都会灭亡,更何况我们普通人呢?所以,对于任何一个人、任何团体组织、任何国家,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都是真理。
欧阳修有云:“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意思便是有忧患意识国亦可兴,贪图安逸自己和国家都要衰亡。自古朝代更替多事腐朽的统治者不明白这个道理。越王勾践亡国后卧薪尝胆忍辱负重,有朝一日时机恰好,一举灭吴国兴复越国。吴王夫差因贪图安逸低估对手最终做了亡国君主。国家的命运尚且与忧患意识息息相关,更何况我们呢?现在才是初中,每个学校都高手云集,黑马层出不穷,如果我们还不知加紧提高自己,防止被别人比下去,那以后进了高中,上了大学不是更没有竞争力了吗?
《汉书》上有:“安不忘危,盛必虑衰。”当一个人的事业达到顶峰时一定要试想自己落魄了的样子与处境,这样才能激励他不断上进,奋斗拼搏,事业才能蒸蒸日上,反之,则盛极必衰,一代不如一代。动物便是很好的例子,罗斯福为保护鹿大量捕杀狼,短时间内鹿群数量猛增,但最终失去天敌和忧患意识的鹿从原来身体强健的几万只锐减成病怏怏的几千只。为何会这样呢?原因有二,一是捕狼之举严重破坏生态平衡,草、鹿、狼之间的平衡被打破,鹿群最终减少,二也是鹿群没有天敌对它们的生存构成威胁,便不再大量运动,也没有理由担心,最终体质整体下降,这样下去一场小病就能让他们消失,真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忠谏良臣魏征曾说:“居安思危,戒奢以俭。”奢华安逸往往能使人失去安分与老实,多添浮躁,不会思危,就像闯王李自成。1644年闯王李自成率军入京,进城后军心懈怠,认为大功告成,“日日过年”风气流传开来,所有人都等着加官晋爵,清军入关之时,闯王军队却一败涂地。由此可知,居安不思危是多么不利于生存和发展啊,只有居安思危国家才能长治久安。
大思想家孟子都专著文章论述“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可见居安思危的必要性,让我们从现在起加强忧患意识,努力提升自身能力,不要妄想别人后退,这样我们的学习才有进步,国家的未来才有希望啊。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读后感800字三“故天将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其所不能。”
——题记
有个实例大家都知道,有句俗话也说明了这一点“穷人家的小孩早当家”。因为苦难造就了他们的成长,因为环境让他们早褪了那份娇蛮,当我们还在大挥“才能”——向父母不停的汲取我们原以为属于我们的一切时,他们己经为父母辛劳思虑。因为家境的不允许,所以比我们多一份忧郁,多一份坚强,多一份吃苦耐劳的精神。他们不会因为家里贫穷而变得灰心丧气,也不会因为奋斗后富裕了而变得大肆挥霍。相反,正是一些从小生长在城市里,生活在无忧无虑的家庭里的人,无节制的花费,直至某一天失足成贫就变得落魄于斯。在逆境中成长得坚强,在顺风中生长得懦弱。
人只有经受挫折,不顺利的干扰和阻碍才会使他从实践中增加自己所缺少的能力的毅力。人的一生正因不是一帆风顺的,所以经历住了磨难考验的人才会出众被着为人才,也才是有用的人,才能接受重大责任。在失败时,不以失败而颓废,不因恼怒而一跌不振,不因为才不如人而心有嫉妒所以愤恨。我们要经常检讨自己的所作所为。成功之母不是失败,而是失败后的自我检讨,只有此才会有所一番作为。
一个国家如果没有忧患,沉于安居乐业的事局中,不振奋军队,不让国家发展,止步不前,最终败得一踏涂地。不前进,不后退,原地踏步,最终换来的不是长久的国泰民安,而是敌侵略城池时的血流成河,胜劵他握。所以一个国家的不进步对于他国来说你就是腐朽得不可一世。别人在不停的前进,不住的发展强大。我们因为缺少了战备能力,国家没有军威,没有科技发展,谈什么富可敌国让国生存长久。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
在物质生活日益丰富的今天,我们温饱不成问题,物质丰富的生活是我们今天追捧的潮流。有的人对物质的追求接近疯狂的地步。这个物质生活就是所谓的吃喝、玩乐。在这个时代“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就该成为一种警告。吃,我们要讲究清淡、健康,那些成疾的“富贵病”就是因为太在于“好”所以才生得的。什么玩乐要高调?高调么?花个几千万租架飞机逛一天就高调?是很气派,最后欠债一大堆,最后就真的生于忧患了,这个价值取向还真有意义么?钱,我们要节约,人短命就往往太过于享受。
今天的我们生活在这个和平的年代,物质丰富的时代就要讲究清贫一点,不要去一味的追求人间享乐,这样的人一生都没有价值意义,纵使万贯家财最终都会被一扫而光。而懂得这点的人,他们一生都在奋斗,一生奉献事业。他们的忧患是为国民而忧患,而享乐的人则是建立国民辛苦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