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找工作你的卖点在哪里

|忧伤草2
一位五次面试均遭失败的求职女生

  我是在一次大学生就业论坛上遇到她的。她说自己想找一份化妆品公司的销售工作,被五家公司面试过五次,但都被拒绝。她回来叹息:大学生找工作真难!

  但是,站在我眼前的她,漂亮、优雅,所读的大学很有名,专业也很牛,这样的女生要找一份她所说的不需要什么特殊技能的化妆品销售工作都不行。中国还行吗?中国教育还行吗?中国大学生还行吗?

  中国很行。中国教育也很行。中国大学生更行!但为什么她面试五次都不成功?

  为了中国大学生就业的信心和前景,我向她开火了。我说:“亲爱的,你知道你为什么找不到工作吗?因为你不会面试!这五家公司,肯定每家都问了你同一个问题:你有没有相关的销售经验?而你的回答,一定是……”“没有!”女生抢在我前面回答。我说:“你明明有这方面经验,岂能说没有呢?你平时买化妆品吗?当然!那你可以告诉面试官,你把每次买化妆品的过程,都当作是一次考察销售的体验,体验销售的过程和销售的感觉。虽然你并没有直接做过挣钱的销售工作,但你每次向同学朋友推荐你喜欢的化妆品,都是一次自发的销售行动……”

  这可不是什么强词夺理,更不是廉价的脑筋急转弯,这是面试的基本常识:你如何看待自己的过去,如何把自己的各种经历(包括实习经历和个人生活经历)和招聘公司对你的工作需求挂起钩来。

  要求大学生拥有与每一个面试公司相关的工作经验是不现实的。但至少你要做足功课,把自己短暂青春里面相关的东西清理一下,无论直接还是间接,无论充分还是勉强,找到和这家公司需求的链接点,给公司一个雇你的理由,哪怕是基于礼貌和尊重的“强词夺理”,也能打动面试者。说到底,任何公司雇佣入门级的员工,都是有培训的。你没有这份工作经验其实并不那么重要,但你有没有这份志在必得的心态,却是企业最最看重的个人财富。

  缺乏面试技巧是这个女生求职失败的直接原因。但深入探索她受挫折的理由,我们可以看到当代大学生在职业发展上更多的问题。

  这个女生确实喜欢化妆品销售工作。她申请的五家公司,都是同一行业。对于这样一份自己情有独钟的工作,在她大学四年里,居然从来没有为加入这个行业做过任何努力。其实她只要稍加努力,为此付出哪怕几天、一周的时间,她的面试结果肯定就不一样。

  她问我:什么是非正式的尝试?几天的时间真能有什么不同吗?

  我说:“当然。比如,你现在立即到一家商场找一位面善的销售女郎,买她点东西,留她一个电话号码,然后约她出来喝咖啡、吃东西,请教销售问题,拜她为师……几次下来,下次你去面试时,人家向你提出‘有没有工作经验’这个杀手问题时,你就可以更加真实而自信地回答:尽管我还没有正式的、全职的经验,但我是如此热爱这份工作,我甚至自己花钱请了一个师傅教我,她是某公司的销售代表玫瑰红小姐。瞧,这是我帮她出货时的照片。”

  面对这样狂热的求职者,公司不立即雇佣才怪呢。

  这个女生的问题在于:一是不懂得基本的面试技巧;二是在四年大学生活中,她没有为了自己理想的就业做一点具体的准备,而这是必须的;三是在受教育期间没有树立职业中心意识,在她的学生生涯和职业生涯之间,她没有建起一座桥,而留下了一道鸿沟。

  对了,这位女生叫胭脂。作为化妆品,胭脂惟一的作用,是涂到脸上才有价值;作为大学生,胭脂惟一的成功,是通过一个就业岗位为社会服务才有意义。所以,大学期间确立明确的学习目的、职业意识,并为之做好充分准备(比如相关实习、活动、应用)是必要的。

  一位投了无数简历没有回音的男生

  在同一个论坛上,我还见到了一位英俊男生。他身材颀长、面相亲善、出自名校、专业很好。他的问题是:给企业投了无数封简历,没有一个回音。

  轮到他发言时,他令人意外地主动给四位坐在他对面的特约著名企业嘉宾发了自己的简历。而我,就坐在紧挨着他们的另外一张桌子上,他却没有顺便给我递一份简历过来,这使我很“失落”,但我还是决定好好修理修理他——修理他的就业引擎,以迅速启动他的就业快车。

  针对他的简历,四位招聘者踊跃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他们一致的意见是:这位男生不会写简历,至少,他不会投简历——他的简历虽然做得很漂亮,甚至还有彩色照片和彩色信头,但对于在座的四家企业,没有给予任何针对性内容,没有任何个性化称呼,只是一份投给天下所有企业都不会错、也没有用的公式性简历。这是一份“海投”简历,而这个男生,则是一个海投男生。

  嘉宾对海投男生的求职方式进行了深度分析。大家建议:他必须针对每个企业的具体情况,把自己的简历进行个性化调整,让企业看到,你想进入这家公司工作是认真严肃的,并为此做了充分研究,付出了很大努力。

  海投男生求职受挫的原因很多,当然可能有大环境因素。但就他的情况,主要原因还是在于在简历的制作和投递过程中犯了根本性、常识性错误。这里我提出三点和大家分享:

  要把每一次投递过程,当作一次求爱过程:你不会给你心爱的人一份没头没脑的求爱信,你也不该给你心爱的企业一份千篇一律的求职信。具体说,就是提出“为什么”要选择这家企业,而这家企业又为什么“必须”选择你的理由。这是求职的基本常识。海投男生这样“优秀”大学的优秀学生竟连这一点都不明白,也说明了缺乏必要的职业意识和求职技能,是大学生就业难的主观因素之一。

  仅仅在这一次论坛上,“海男”可以说就失去了两次机会:第一次机会,他早就知道论坛会安排他给四位嘉宾递交简历,假如他花上几个小时,给这四位企业分别制作不同的求职信和简历,也许好事不仅会成双,说不定还会四喜临门呢;另外一个失去的机会,就是我在现场,如果他给我一份简历,我当然就会给他很多有用的指导。而这样的机会,实际上时刻都有。海投男生的这种不足,实际上是对于市场机会,也就是人生机会把握的冷漠,或者说是迟缓。

  海投男生参加过实习,但因为公司员工说方言,他就觉得不好。语言历来就是一个生存和沟通的武器。你有本事,你让大家说你的语言;你没有本事,你就拿起人家的武器,来和人家交火或者共同作战。

  深度分析他的情况,我发现更多的问题其实是一个循规蹈矩,缺乏突破常规、别出心裁的自由意志和独立思考的习惯。比如他把简历不个性化,归咎于招聘网站的格式化样本;把忘记给我简历,归咎于会议规定只给四位嘉宾(我也是嘉宾);把实习不顺畅,归咎于同事说本地话;把大学实习活动不多,归咎于学校没有这方面安排……这些问题,都是合理借口。但问题是,成功者是那些改变现状使事情发生的人,失败者是那些接受现状让事情发生的人。我不是说海投男生是失败者,事实上他很优秀,但至少在投递简历这一仗,他暂时被打败。

  在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除了政府、教育、经济大环境的原因外,提升中国大学生求职者职业意识和求职技能,重新成为一个紧迫的课题。所以,我旧话重提——求职是一门艺术,求职是一门学问,值得大家好好地关注。

    8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