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辛弃疾的作文精选15篇
一句琅琅上口的“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一行含义深刻的“算只有殷勤,画檐蛛网,尽惹飞絮。”……下面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了“描写辛弃疾的作文”,欢迎阅读与借鉴!
描写辛弃疾的作文篇1
你是威震八方的爱国将领,心系国家安危,一心恢复中原。你在得知耿京被叛徒杀后的勇敢果断,令我钦佩,这也使你名重一时,“壮士英概,儒士为之兴起,圣天子一见三叹息”。韩侂胄表面上对你重视,实则利用你主战派元老的招牌作号召令你伤心不已。你怀着杀敌报国之心所写的《美芹十论》被无情地拒绝,我为你伤心,为你落泪,为什么?为什么苍天要如此弄人?世道炎凉,官场黑暗,一次次浇灭你内心那一团炽热的火。我为你不平,为你不甘,为你只能在青灯前执笔书写豪情而不平,为你只能在壮志难酬中了度余生而不甘。你在六十五岁那年,仍心系国家,写下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一展你报国之雄心。我无法忘记你的“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我相信,你已在沙场上驰骋。
你是震撼宋朝文坛的“词中之龙”,你的诗慷慨豪放,将你内心之志表现的淋漓尽致,每次诵读你的诗,内心都久久难以平静。你伤心时,我陪你落泪,你高兴时,我陪你大笑,你沮丧时,我陪你难过……兴许是战争磨练了你的`意志,诗中尽显铁马金戎的豪迈气概。可是,你为何总是忧伤?大概是因为壮志难酬,你为不争气的南宋朝廷倾尽心血,却因一次无法挽回的失败,被专横的武帝打上叛徒的烙印,身陷胡沙,但你并未因此而熄灭了内心对国家的热爱,写下了“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的名句,这更令我佩服,也许别人眼中的你是那么傻,为一个不争气的国家这样,可我认为你是对的,“苟利国家生死已,岂因祸福避趋之”,是对你的真实写照,你的每一首词都那么慷慨豪放,将你内心之境与性格投射出来
你逐渐走远,在你的背影中我看到了你的寂寞与无奈,你寂寞于满朝的苟且偷安,寂寞于社会的黑暗,无难于南宋朝廷的不争气,但你人生信仰一直未变,杀敌报国之心从未移动,你是一个英雄,一个真真正正傲立于天地间的英雄。
你慢慢消失在地平线上,留给世界你远去的背影。
描写辛弃疾的作文篇2
凄风,苦雨,天昏,地暗。
南宋灰飞烟灭了,留下一段凄楚的梦。梦里依稀,一代爱国词人辛弃疾仗剑走边关,执笔抒豪情,“吹角连营,挑灯看剑”。
很多人只知道他是一介文人,一个境界很高的文人,没有陈词滥调,没有华丽辞藻,唯有一腔热血,浩然正气。想当年,他还是一个意气风发的少年郎,率义军,抵金寇,保国土,征战于崇山峻岭间,与万千热血男儿一起将青春挥洒于刀光剑影中。动乱时期,刀笔相随,一字一词均是兵勇。可惜,他手中的笔能绘出千古美文,却不能力挽朝廷于狂澜之中,使之免于战火,免于崩裂。
他的笔端,除了豪迈奔放以外,更多了一份沉郁悲壮。腐败颓废的朝廷,千疮百孔的疆土,水深火热的民众,凝结成他心中恒久的忧伤与凄楚,沉郁与悲凉。一腔报国良愿最终只能化为铿锵文字,响彻历史长空。
无奈,除却无奈还是无奈。他不愿学晋代的张翰,贪恋家乡鲈鱼味美就选择归隐,更鄙夷三国时的许汜,专为个人打算而不管国家大事,他一心想着何日方能铲除顽敌,恢复中原,建功立业。然而,岁月流逝,恢复中原之梦终究成空,空余下文人的一腔遗憾。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或许他在这个世间留下的,是无穷无尽的苦闷。
他眷恋他所眷恋的一切,他憎恨他所憎恨的一切,他选择他所要选择的,他摒弃他想摒弃的。
“闲愁最苦!休去倚危栏,斜阳正在,烟柳断肠处。”
他感到一种无限的悲凉。他的梦似水,在流淌,他的心思在天涯飘荡,思绪无常,“清愁不断,问何人会解连环”。
一个字:愁!
愁得无以言说。
细细想来,眼看着万里江山化为焦土,这忧国忧民的优美诗词自是字字含“愁”。历史,如洪涛滚滚而来,转瞬之间又滚滚东去。岁月碾走的只是往日尘烟,留下的却是词人永恒的精魂——豪放悲壮之词,千百年来,回响不绝。
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栏干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历史的风云隐隐淡去,我依然听见他内心的铿锵呐喊,依稀看见他披甲上阵冲锋于刀光剑影之中。
描写辛弃疾的作文篇3
祖国有山山水水千万重,如果要从诸多历史文人里选一个人来同游,蓦然回首,那人已在灯火阑珊处。
为什么要选择辛弃疾呢?首先他有着豪迈正直的性格,又不拘泥于小节。在漫漫长路上,你不用怕被他欺瞒,也不用处处小心谨慎。他可以包容你的不足,纠正你的过错,也不在意一路上你无意中的伤害,对你坦诚相待。他不像曹孟德多疑,没有孙仲谋的城府,也没有刘备那耐人寻味的“善良”。不用担心自己成了吕伯奢,也不必担心被丢在长坂坡。有这个正直又豪迈的“驴友”,一路上你才能真正的开心、安心。
再者,辛弃疾的才识更是旅途中一道亮丽的风景。“人历历,马萧萧,旌旗又过小红桥”,细细品味,那些旅途上的琐碎全无,还有一丝柳暗花明的明媚。“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山河在他的诗中更加壮丽。与他同游,见过那些有限的天地山川,再从诗中望去,天也无穷,地也无穷,陶冶的已经不止是心情。近朱者赤,在一路的诗词相伴中,若能习得一些他的文采,探得他“书袋子”里的一角,这一段旅行可不是有了更大的价值!
然而我们能从辛弃疾身上学到的并不仅仅是文采。相比他的'文采而言,更加出众的便是那颗拳拳的爱国之心,是那身为国为民的风骨。
这才是最重要的,也是我从诸多诗人中选中他的原因。不管行到何处,身居何位,哪怕山河破碎,这颗为国为民的心却从来没停止跳动,甚至从未偏离过一丝一毫。“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落日楼头,看的是楚天清秋,心系的却是金戈铁马,封狼居胥。我若能有幸与他栏杆拍遍、共和楚歌,能有幸领会他的登临意,能与他共楚舞,那我所升华的就不仅是才华,更是心神。而若有人能和他的诗,应他的歌,那颗热血而又无奈的心也能得到些许安慰吧。而一路上的互相扶持,不就是“驴友”的意义吗?一路上相互教化,比起看那烟雨楼台,不是更有意义吗?
待吴钩看罢,高楼望断,临别之际,也许还能像杜少府一样蹭到一首送别诗。哪怕没有,倒也无妨,他早已给了更好的礼物——是一路的教化,是不羁的风采,更是那股凛然正气,那颗拳拳之心。
“千古恨,几千般,只应离合是悲欢?”
描写辛弃疾的作文篇4
初识这首词,是在小学课本上: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
当时看到这首词,先是被旁边的插图吸引了。铺天盖地的浅绿色,老人,孩子。觉得辛弃疾真是一位坦率的武将,温暖幸福的感觉从词中透出。
但是词未变,读词人未变,只是心境会随着时光年轮的刻画慢慢对词融入不同情感的体会。
孑然一座小茅屋,不蔽风日,茅草上烘焙着母亲胸脯一样的温热。屋檐低小,是微卷的睫毛。溪边的草竖起长耳朵,等候着远远传来的吴侬软语向青草更青处漫溯。简单的几笔却勾勒出了一幅饱含深情的画面。只觉得翻滚的温情冲破了脚下的泥土直上霄汉,再如烟花般散落下来。星星点点的暖意浸透着。
一生戎马的辛弃疾描绘这样的和美时想必会眼眶湿润吧!金戈铁马数载,满心国计民生的他心中也一定会有一个小小的角落留给自己的家人。也曾像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般的决绝吗?也曾策马扬鞭回望却双袖龙钟吗?对这样恬淡快乐生活的向往与万分遗憾的复杂情感,在旁观黄发垂髫的那一瞬揳入了笔尖。
想到辛弃疾的遗憾,想到家人,如今再反复读这首词,也没了当年初读时轻快的心情。白发谁家翁媪。自己却没有机会看到爷爷满头白发的样子。词里那样一家人在一起的生活总是让我恍惚间回忆起小时候的画面。爷爷常在场院里拉着胡琴摇头晃脑地唱着《珍珠塔》,和在长凳上嗑着瓜子的奶奶一同看着我和弟弟妹妹满世界乱跑,打打闹闹。我们总是抢着到爷爷面前互相告状,为了一点小事便不欢而散,转了一圈回来又和好了。那时的爷爷看我们,心里也会有“最喜小儿无赖”的相同感受吗?……一切都不得而知了。溪上依然青青草,可惜坟前却也已青青草了。
人就是这么奇怪,追忆一个人的时候,无论看到什么,无论在什么场合,总会有意无意地觉得里面渗着些许有关那个人的特别情感,于是有了触景生情,有了睹物思人。就像而今的自己,每每看到这首《清平乐》,总是有种怅惘的感觉,好像里面有着曾经的爷爷和曾经的自己。
如果让我选择,只希望不要做辛弃疾吧。不想远离家人数载偶然抬头看见一家人幸福的场面而满心复杂地写下优美的词作。只希望自己和家人会是幸福的主角。即使也是茅檐低小。
描写辛弃疾的作文篇5
秋风缱绻,吹起一地残叶,颇有几分“洞庭波兮木叶下”的氛围,天高气爽,总不禁令人回味起那一段苦涩的时光。
记得依旧是一年秋天,我觅见了你。那时的我烦躁、不安,面对未知的一切深感惶恐,想来还真是苦涩啊。上课不愿听讲,就连下课时也毫无生机。庆幸,还有你。
看着你在书中泼墨挥毫,在书中挥舞长剑,在书中立于朝堂,不卑不亢地上柬,在书中面对几千金人却毫不畏惧,是该感叹你年少轻狂,还是该赞赏你无所不往呢?
我每天都在牵挂着那本《把栏杆拍遍》,愿在书中了解更多的你,却在现实生活中渐渐封闭了自己,再不愿多说,成绩也一落千丈。老师也不再对我的消沉而惊诧,我只是自我安慰,没事。
只是,似乎是我的心事也令你心悲。先是南宋朝廷的腐败无能,又是金人的强行抢掠,你不愿与他人同流合污,依旧卓立于朝堂,不肯退让分毫,始终坚持着自己的看法。你想:南宋朝廷早已是个躯壳罢了,是统治者们无用,自己又何必与佞臣相比呢?你自恃清高,只可惜无人懂你。
“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你时刻想着用剑打下江山,用血挥洒大漠。我想你也应该像屈原那样,纵身于汨罗江边,只是,你又如何忍心将百姓置于水深火热之中呢?我猜你正是因为对收复大好河山的期望,才会面对滚滚江水,痛拍栏杆,却只能仰天长啸吧!
我沉浸于你的世界,独自忍受着苦涩的时光,内心却隐隐希冀着黎明前的曙光。我也不顾及他人异样的目光,想着像你一样,活出自己的骄傲。现在想来那一段日子,若不是你的坚持,你的高傲,若不是你不愿与污秽的朝廷勾结。我想,我也忍不住。
“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你终于经不住时光的流逝,面对南宋的大好河山即将失去,你只能痛恨朝廷的昏庸,你想罢了,无人懂你的心愿。你只能自问一句“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你心知南宋早已名存实亡,你曾不甘过,也曾愤怒过。你也想跃马横刀,驰骋沙场,抑或归隐山中,或仗剑天涯。只可惜,你终不愿抛下这苍天百姓,只能悲叹“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只是,这终究成了回忆,南宋,也灭了。
我也终于明白,这不是你的错。只是仅凭你一份薄力,又怎敌过金人的侵略呢?你只是苦笑,却再也无用武之地了,我这才懂了,为何___说你的诗是由泪、由血刻成的。这才懂得你的那颗赤子之心,为何在历史长河中永生不死。最后的最后,南宋已亡,你也只能含泪仰问苍天,为什么?只是无人能答,然后你笑了,笑得凄凉且悲壮,亦笑得讽刺。
恍然大悟,你竟是这样的人!心中不由得泛起一丝丝苦涩,因你的遭遇,也因我的遭遇。只是,我还来得及补救,天下却欠了你一句“对不起!”你又能否听得见呢?我想,你应该听得见。要不,又怎会留下如此佳作,更待后人评说呢?
在那一段苦涩的时光里,我才读懂了你,辛弃疾。众人皆说你生不逢时,替你悲哀,可我认为“国家不幸诗家幸”,那样的乱世恰是成就你的土壤,你永远是中华诗词长河里一颗熠熠生辉的名珠,你的赤子之心,永世不朽写的是!
谢谢你,丰盈了我的精神世界,让我在那一段苦涩的时光中砥砺意志,以饱满的热情拥抱未来。
描写辛弃疾的作文篇6
欣赏辛弃疾《清平乐》一词时,我不禁被这富有诗情画意的美景陶醉了,我真想穿越到宋代去感受江南独特的美景。
于是,我驾驶着一辆时光机一路狂奔。真是天助我也,恰巧遇到我最崇拜的人——辛弃疾。
我连忙走上前去:“辛弃疾伯伯,您在干什么呀?”
“我在欣赏这里的景色呢,”他说,“怎么样,咱们一起去看看吧!”
“好啊!”我高兴得一蹦三尺高。
我俩疾步向前,只见——
几间低矮的茅草屋沐浴着温暖的阳光,屋旁的小柳树在微风中轻轻飘拂,不时传来鸟儿叽叽喳喳的歌声,屋前一条绿油油的甬路通向岸边,小溪水叮叮咚咚,波光粼粼,……
“咦,什么声音?”我问。
“是一位老爷子和一位老婆婆喝醉了酒,用柔媚的南方口音互相问好呢,”辛弃疾说。
“喔,原来是这样。”辛弃疾看着我,微笑着点了点头。
只见他用手向远处一指,只见有个强壮的小伙子在锄草,他锄得真起劲啊,不时用手巾擦拭头上的汗珠。再走近一些,又见一位少年在熟练地编制鸡笼,那竹篾在他手中弯来弯去,乘巧得很呢。
“咦,那个小孩是谁?怎么还光着屁股?”“哦,他正在剥没熟的莲蓬。”听到有人说话,他回过身子,对我笑笑,把莲子递给我,我笑着说:“还是留给你自己吃吧,谢谢!”小男孩站起身,边跑边喊:“二哥,给你送莲子来了,大哥……爸,妈……”
这家人生活的真幸福啊!“辛伯伯,您的《清平乐》真是太美了!”“你怎么知道?我正准备以此为内容写一首《清平乐》呢。”我一时语塞,连忙趁他回头之际,踏上时光机又穿越了回来。
今天,我真是高兴,不仅见到了伟大词人辛弃疾,更亲眼目睹了江南美景和他们的幸福生活!真是幸运至极!
描写辛弃疾的作文篇7
你文武双全,曾经率领五十骑兵杀入敌人十万大军,活捉了叛徒又亲自奔驰千里,押赴临安。你的军事才能一次次的显露出来,可沉浸在欢乐中的南宋王朝却收回了你的军队,只给了你一支柔弱的笔。你这只猛虎,受尽了打击,你只能呐喊“清愁不断,问何人会解连环?生怕见花开花落,朝来塞雁先还。”
时光在不经意间过去,你的青春也被时光替换,可你的意志经过岁月的洗礼却丝毫不变,你渴望再次回到疆场,却报国无门“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如虎。”可朝廷的腐败容不得你的心思,你只得感叹“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这是猛虎来自内心的感慨。
渐渐得,流年染白了双鬓,知道此生壮志难酬,你怀着满腔报负却报国无门“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你现在仍是猛虎,只不过是一只醉倒的猛虎“昨夜松边醉倒,问松我醉何如?只疑松到要来扶,以手推松曰:去!”
你选择了归隐田园,想在田园生活中陶冶情操。在“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中体会田园生活的悠闲;在“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中体会农村质朴的温馨。
当然,猛虎也有温柔的一面“罗帐灯昏,哽咽梦中语,是他春带愁来,春归何处,却不解带将愁去”。
在你六十岁时,朝廷决定再次启用你,可你却病倒了,只好辞官,从此卧床不起。
我知道,你壮志未酬。据说你在临死前大喊“杀贼,杀贼!”我知道这是一只孤独而苍凉的老虎最后的呼喊。
辛弃疾,你那猛虎般的声音响彻中原大地,永远,在我耳畔回响。
描写辛弃疾的作文篇8
南宋时期,由于官府欺压百姓,人人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百姓们吃不饮、穿不暖,天天咒骂该死的贪官。
有个官人叫辛弃疾。为人廉洁,可谓两袖清风,他很同情陷入困苦的百姓,时常发一些钱给别人,人们都说他是天神派来的使者,帮助众人脱离苦海。辛弃疾也常劝说皇上为百姓着想,怎奈贪官太多,贪官常常在皇上耳旁说辛弃疾妖言惑众。皇上渐渐讨厌起辛弃疾来。
后来,辛弃疾被人诬陷,皇上免去了他的官职,并将其发配到了南方。
辛弃疾十分悲痛,他恨这些贪官令自己的祖国陷入苦难,自己却无能为力。他恨国君太蠢笨,听信贪人。可自己又有何方法能拯救苍生?想罢,痛哭了三天三夜。三天后,极度虚弱的辛弃疾决定隐姓埋名,与世隔绝。他抱来些芦草,搭起了一个简陋的屋子,每天写些爱车诗,只靠野果泉水去饿解渴。
辛弃疾的邻居是一对老人,家有三个儿子。生活困苦极了,却非常乐观,每天靠老汉捕鱼、老媪做针线活挣一点儿小钱供儿子读书。每当辛弃疾悲观叹气时,老汉便会劝他走出阴霾。老汉也识几个字,辛弃疾常去他家和他一起改诗,老汉也恨贪官,所以和辛弃疾合写了许多爱车诗。
一日,辛弃疾写完诗作,到竹林中散步,只听远处笑声朗朗,便想:定是老汉又喜了,何喜呢?于是,他向老汉家走去。
只见老汉和老妻正在聊天,院里只有老汉的二儿子在编鸡笼,院外,小儿正在剥莲蓬,还呵呵大笑。大儿没见,定是下地干活了。老汉见有客人来了,停止了聊天,去招呼:“来的正好,是改诗还是有别的事?”
没等辛弃疾答,又拉他进室,辛弃疾忙拱手:“哎,小人不过是来看看,不必烦劳二位。”
老汉笑:“哎,不坐咋行?今日俺家树上结了果子,正好一尝。”说罢,让老妻去准备清酒两碗,果子一盘,又回头和辛弃疾聊天。不一会,酒果来了,二人边饮酒边吃果,老汉喝了酒脸也红了,开始和辛弃疾聊天,辛弃疾心有疑问,便道:“老汉方才为何喜?”
老汉摸摸长胡,笑答:“哦,方才我在喜俺家大儿能干,二儿手巧,三儿顽皮。”
辛弃疾想这老汉感情丰富,便说:“老汉,你有三个儿子可幸福了,可否让我一看?”
老汉道:“可以。”
辛弃疾便出了屋,只见二儿和三儿一个在院子里,一个在房子外边。二儿见客人来了,忙放下手中的活,前来打招呼,辛弃疾叫他不用这么恭敬,而后又出了院门,三儿正在剥莲蓬,辛弃疾见他长的天真可爱,又这样顽皮,不禁哈哈大笑,看了一会,又顺着小路走到小溪的东边,东边那有一块田地,大儿正在锄豆,看他才十三四岁,就么么能干,辛弃疾真为老汉高兴,看到这,他觉得应该写一诗体现清贫的人生活快乐的诗,联系刚才看到的景象,他疾步赶回了家,写了一首《清平乐村居》:
茅檐低小,
溪上青青草。
醉里吴音相媚好,
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
中儿正强鸡笼;
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
连云港市师专一附小五年级:飞旋的海豚
描写辛弃疾的作文篇9
黑暗中枯坐,谁点一盏青灯照亮你斑白的发?月色下独饮,谁携一壶杜康斟满你已空的杯?紫黑色的血液,从你那未干的伤口悄悄渗出,生怕你看到自己年迈的躯干;蘸满墨的羊毫,在那惨白的纸上奋力书写,只为抒发你心中满腔的哀怨!走近你——辛弃疾,我开始懂你。
走近你,我开始懂你满腔的悲哀。
青烟在黄沙弥漫的大漠上腾空直上,落日在全世界的死寂中缓缓降下。那是一派苍凉的边塞景象!而你——我崇拜的辛弃疾便在这里,施展自自己早已有的抱负。施展?恐怕只是一个好听的。修饰罢了!因为主张抗敌,竭力争辩,自己与朝中大臣结下了仇怨;因为为人过于耿直,难逃于小人讥言,你被发配边疆,做了一个有名无权的小官。不被理解,不被重用,每天面对的是冷眼,你每天听到的,是讥笑。在封建沉重世俗的压迫下,你想过反抗,但单凭自己赤手空拳,奈他几何?压抑、彷徨、失落、无助化作一壶闷酒,醉到心头。叹“可怜白发生”。忆往昔无峥嵘岁月也无一帆风顺。愁啊!你有满腔的悲哀。
走近你,我懂得你急欲喷薄的热血。
一场雨,一场梦,不知是雨打湿了眼眶,还是昨夜梦中泪流?醒来时,又是空空如也,可谁曾想到你梦中的辉煌!“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是你渴望的壮阔;“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玄惊”,是你梦想的豪放。梦一回,仍是国事在心中,醉一回,仍是报国我为先。想“了却君王天下事”,亦求“赢得生前身后名”,可现实的冷水又偏偏要浇灭你心头的火。“你不能再等了”,我想,“我不能再等了”,你想!因为白发已生,因为岁月不再,辛老头报国的热血,更是急欲喷薄。上天,给他一个机会吧,让他再重温一下当前“沙场秋点兵”的意气风发。渴望啊,你有急欲喷薄的热血。
走近你,我懂得你个性的豪迈洒脱。
没有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辟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大无畏;没有李商隐“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的缠绵悱恻;更没有李清照“月上柳眉头,人约黄昏后”的婉约甜美。相反,辛弃疾代表的是中国豪迈奔放的美!虽然你的豪迈是为了排遣,是为了解脱,但那不会遮挡你洒脱的个性。别人排挤你,你照样乐活,别人讥笑你,你仍旧做自己。就连那昏庸的君主派你到边关戍守,你心中报国的信念,仍旧永存!棒啊,你个性的豪迈与洒脱。
悲剧式命运的人,总是让人难忘,虽然你死在边关,虽然你夙愿未完。但,我知道,你死而无憾。功未成,名为就,又能怎样?哪个敢抹去你用血染成的报国勋章;国未救,梦未现,奈你几何?哪个敢说你不尽力报国。因为你付出了,因为你努力过了,你,无悔!
又一次梦回那吹角连营;
又一次叹息那国事未了;
又一次为白发新生而落泪;
又一次挥笔写壮志难酬之类。
走近你,我懂得了你,一个硬汉,一个王者。付出无悔,不懂的人不会了解!
描写辛弃疾的作文篇10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惊鹊之声,带来了鸣蝉之声,而鸣蝉之声又带来了人们在“稻花香里说丰年”之声,叽叽嘎嘎,一阵一阵,群起议论,笑语不绝,在争说丰年,争相欢庆,词人实在是陶醉了,倾心倾意“听取蛙声一片”,四句平常话,只写一个字:喜!
喜看历城新风貌。东城的建设有力促进了全区人民的创业激情。旧村旧房不见了,只见高耸楼房林立于山清水秀之间,荒芜的山头,披上鲜绿的颜色,莫不是唐宋画家手中的白描之画,妙笔丹青?此人辛弃疾看到眼前所景,定会即兴诗作,一首诗去也定会传送大江南北。 来自:作文大全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爱国词人辛弃疾面对长江,思念历史英雄,表现诗人壮志未酬的爱国热情。他的理想,不仅反映了民族的共同愿望,而且反映了一个英雄之士渴望建功立业的一腔热情,壮志凌云,用一个字概括:强!
新历城在成长,新历城在强盛,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让历程人更加深爱着方土地,人杰地灵,创新奋进,我相信辛弃疾定会为了历城的繁荣而激情澎湃,也定会在历城实现自己的雄心壮志。新历城在呼唤辛弃疾一样的爱乡爱国伟大之士。
《清平乐·村居》:“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清新秀丽,活泼灵动,农家恬然生活之趣,人情之美,跃然眼前,用一个字概括:闲!
信步闲游见美景,合家团圆乐融融,和谐的深意在历城阐释得淋漓尽致。辛弃疾如果看到此情此景,定会忘却壮志未酬的悲哀,定会感受新历城那"一壑一丘“中的美感。
“铁板铜琶 继东坡高唱大江东去,美芹花黍 冀南宋莫随鸿雁南飞。”这幅对联写出了辛弃疾的词作风格和政治抱负。辛弃疾,新历城。我们每个历城人可以笑看历城新风貌了:盛世桃园开凿,风景这边独好!
描写辛弃疾的作文篇11
有的人,崇尚享乐之路,骄奢__逸;有的人,向往悠闲之路,梅妻鹤子;有的人,钟情平凡之路,平平庸庸;而你,抛开了世俗之路,去体验戎场杀敌的悲壮,感受万民箭熬的苦痛,彰显自己气吞万里如虎的志向,另辟了一条辉煌之路。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
年少的你,胸怀壮志。朝廷的腐败,金兵的入侵,百姓的痛苦激发了你的报国之心。你参了军,以初生牛犊不怕虎的意气,保家卫国。你,一个文弱书生,却用自己柔弱的肩膀扛起了救国救民的大任。
“易水潇潇西风冷,满座衣冠似雪。正壮士,悲歌未彻。”沙场征战,你勇往直前;前路漫漫,你一笑而过。你决心走一条忠君报国之路。
斜阳正在,烟雨断肠处
抗金归来,你进入了仕途。你鞠躬尽瘁,欲将满腔热血洒朝廷。你刚正不阿,不肯向官场的黑暗妥协,一股正气冲霄汉。或许你的光芒刺痛了他们黑暗的眼睛,或许你的脚步惊醒了他们繁华的美梦,你遭到了排挤。
在这个崇尚享乐的年代,人们对你的期望本是吟花弄月,卖弄诗文罢了,而你却偏要背道而驰,不甘沦落。你将满腔报国之心化成笔下灵动的字符,昭示着自己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的泱泱大气。
老骥伏枥,壮心不已
你六十六岁高龄时,得到了起用。当时朝廷正准备北伐。你为此竭尽全力,并告诫统治者审慎从事,不可草率用兵。但你的忠心遭到了猜忌冷落。你看到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你愁闷,却不消极。你仍一心希望抗金能够成功,发出“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的慨叹,你避开了那条归隐山林的路。
在天朗气清的兰亭,仰观宇宙;在人杰地灵的滕王阁,登高作赋;辛弃疾,你躲开了世俗的眼光,选择了一条与众不同的路,从而使自己的名字由一个符号变作了永远。
描写辛弃疾的作文篇12
辛弃疾,一个武者,一个著名的爱国诗人。年少时杀反贼,摛叛将,一腔报国热血,却不料,性直烈,久置闲,只得泪洒纸上。生活中的壮志难畴,化作点点词句,最终功绩寥寥,所作诗词流传于世。
悲壮?是的,但不止是。
有人说,他不受重用,是朝廷有眼无珠。可能吧。他带的一小支军队,战斗力再大,也势单力薄。显然,他需要皇帝的支持。于是他上书百封,作诗千首,生怕皇帝不知他的爱国之心。可换个角度,皇帝想要的是什么,是安宁,不是打回去。他以此番作为,正直,但并没有最高成效。既在朝中,不仅要为国拼杀,也要通世故人情,想法让皇帝认同自己的想法,要取得他的信任和更多的影响他想法的机会。试想,如果他用了政治家般的手段,又会怎样?
还有人说了,这种做法正是辛弃疾之所以为辛弃疾的所在。并不见得,辛弃疾人格所在,是爱国的魂,不是性情(这只是表现形式)。只要他仍心忧国家,他就是他。为了报国这个志向,他既便无法如前文所说一样,也应该收敛一些,得到更多领兵的机会,同时谨慎为官,使皇帝对自己的信任不再动摇。
于是有人又说,他的热烈的报国之心是无法抑制的。他的做法,应落到报国上,而不是抑制情感上。目标是收回失地,结果若是收复成功,那中途的辛酸也终会为爱国之人所容。毕竟能达到的话,表达方式的改变也就显得无足轻重了。
辛弃疾,历史长河上如此耀眼的星。如果能稍做改变,也许他在世时,能少几分忧愁,历史上会多一位能臣。至于文坛上那位身披战甲却远离沙场,只能寄情于词话中的诗人会怎样,也就不得而知了。
终究,历史无法改写,辛弃疾的血泪成为了后人们对他的悲情赞歌。可这歌声,他听不见了,只能在无奈于慨叹中了完一生。从他的经历中,我们学到的不仅是所谓爱国,也能明白让人生无悔的一种选择。
描写辛弃疾的作文篇13
从古至今,多少人追求日的光明与火热,却抛弃月的清凉与温暖。而在那个夜,我走进了文人雅客笔下月的温暖。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我和辛弃疾共同背着手在一个小小的村庄中悠闲地散步。夜,那么的寂静,墨一般的黑暗,让人的心微微发颤。突然,月忽地升了起来。在地平线上出现了一轮皎洁的圆月,不远处的喜鹊惊吓着“呼啦”一声飞走了。我和辛弃疾不约而同地停下来脚步,静静地欣赏着这月下的美景,与月相对无言。乳白色的月光轻轻地笼罩着这天地中的一切。月慢慢地上升,一圈朦胧的光晕环绕着这巨大的圆盘。它发散的光照亮着黑夜,也照亮着我和辛弃疾如大海般起伏的内心。我和辛弃疾共同享受着黑暗中凝固着的朦胧的光,感受着月的温暖。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我和李白对坐在酒杯面前,共同望着天中皎洁的月。月在茫茫的黑夜中点亮了一片天地,使之洁白而神圣。皎洁的月光透过窗户,散落在屋中地板上面。李白望天上皎洁的圆月,突然唱起了蜀地的民歌,目光中多了几分柔情与深意。我静静地望着地面上的几道光影,心中充满了感叹:我何尝不是一个离乡之人呢?我端起酒杯,凝视着杯中起伏不定的圆月,一饮而尽,微辣的味道充斥了我的味蕾,令人回味。品着杯中的酒,望着天上的月,感受着寄托着故乡的月的温暖。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我和张继站在姑苏城外的寒山古寺中,并肩站立,静静地望着这渐渐下沉的月。不远处的叶面上已经结了一层晶莹剔透的霜,在月光下闪着光芒。月在水天交接之处正缓缓地下沉。皎洁的圆盘此时显得十分巨大。不远处的小溪在月光的映照下波光粼粼,随着水面的翻腾而涌动。地平线被月照得通明,形成一条白色的光带环绕着这片天地。一滴晶莹的泪珠从张继脸上滑落。我和张继静静地站着,感受着月给这个客居他乡的游子带来的温暖。
温暖的月,无声的夜。寄托着我和无数文人心中的温暖。
描写辛弃疾的作文篇14
缓缓搓捻着手中的笔杆,窗外看去夜已深,人已稀,车声阵阵霓光影,伏桌环视灯正明,人巳困。作业几时休,还我于枕席?
灯的"魅力"如此之大,汝能早巳耳熟,由于人类的珍爱,它从千百年前的小油灯,已经慢慢进化繁殖并变异了不知多少代。然而,又有几人还知,这灯的后头,那些诗一般的寓意与情怀?
追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这是北宋时期辛弃疾在灯下的追忆和?思。
一代名将缓缓步入暮年,一切的功名战果都已过去,落得个僵卧孤村的凄惨美景,是多么令人感慨。满腔的愁情无处泄,只有光影斑瓓在纸上倾吐自己的愿望。我老了,却有一颗无比热血的心,我只要一骑一刀,就能雄风再现!我精忠报国,连梦中也梦见了长号阵阵呜呜声下的军营,红色大旗鼓动的,一直连到苍凉的天边;灯下的长剑寒锋如雪,也许,它在灯下反射出的,是辛弃疾的回忆,不舍,和仍未放弃,一直在追寻的梦想吧。
惆
巜红楼梦》中的巜葬花吟》是千古名句之一:“青灯照壁人初睡,冷雨敲窗被未温"这不是黛玉的多愁善感,也是曹雪芹从锦衣纨绔到半生潦倒的感受。夜晚,一盏孤灯悄咪咪地倒映的光,衬着窗外冷冰冰的雨,朦朦胧胧的画面,偏又生得凄凄惨惨凄凄,作者的生平岂不如此?历尽了红尘中事,尽把辛酸倾入之中,可世人又何曾在其有生之年肯定过他,终不过一盏孤灯下,阅尽人生的繁华,叹一句,悲一句,在文中使自己的惆怅和文釆永驻。
浪漫
"众里寻他千百度,暮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这是人们耳熟能详的语句。和前面不同,作者描写是元宵节时的热闹无比,也有灯火阑珊时知己相遇,给人无比的想象空间。繁华的夜市街的喧闹充耳不闻,我只寻找性情中的知己。过滤了世俗的东西,一种浪漫的感觉从心底油然而生,灯下的东西,在作者心境中,也只留下了一方乐土吧…
灯下,仍是思绪远飘的我,突然回过神来,望着窗外明亮的灯光,心中不由自主地多了一丝安然与恬静。
描写辛弃疾的作文篇15
人生是短暂的。许多人活在这世上根本不知道是为了什么,毫无意义的活在这世上,无非只是一集行尸走肉的肢体罢了。
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辛弃疾已经死了,但他还活在人们的心中。他不仅是一名词人,还是一名将领。十四岁那年他观察地形收集情报,只为报仇雪恨,与金人决一死战。二十一岁他聚集两千人,因大多为农民主动放弃领导权,交给耿京领导。他再一次完成任务归来途中,听闻耿京被杀,义军溃散,率领50人直冲敌军大营,将叛徒张安国活捉,以斩示众。那年他才二十五岁,我被他当时的果断和英勇所震撼。
但上天不公,他虽有出色的才干,但朝廷反应冷淡。我为辛弃疾打抱不平,但此为历史,也无可奈何。爱因斯坦曾说过:“我从还不把安逸和享乐看作生活目的的本身——我把这种伦理基础叫做猪栏理想。”辛弃疾就是这样一个人,他有理想有目标,意志坚定,我很佩服他。
但我距离他还有距离。我现在没有目标,还不知道我的人生的意义是什么。我会一直思考,直到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