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时代楷模陈立群学习心得_学习中学校长陈立群先进事迹有感

|腾宇2

  “中国那么大,教育欠发达的地区那么多,总要有人站出来去做些工作。”这是陈立群退休后扶贫支教的初心。陈立群虽只有一个,但贫困地区教育需要并呼唤有一群像陈立群这样的人。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学习时代楷模陈立群心得,希望能帮到大家!

  学习时代楷模陈立群心得【篇一】

  从文中我了解到陈立群校长的先进事迹,他婉拒高薪,投身支教,用自己的行动践行一个教育工作者的初心和使命。习近平主席曾经说过:一个人遇到好老师是人生的幸运,一个学校拥有好老师是学校的光荣,一个民族源源不断涌现出一批又一批好老师则是民族的希望。陈立群校长不仅自己做到了“好老师”,他还培养出一支“好老师”队伍,让孩子们享受教育、感受幸福。 作为一名刚刚走上校长岗位的年轻人,陈立群校长的事迹让我深受感动和启发,陈校长真真正正践行了一个教育工作者的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他做到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做到潜心教书、用心育人;做到心有大爱、无私奉献。他为优先发展教育、建设教育强国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教育质量的提高,需要陈立群这样的好校长;而一个孩子的成长,更需要陈立群这样的好老师。我要向陈立群校长学习,扎根一线,潜心研究教育,深入钻研课改,带领老师们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成为学生成长路上的引路人。

  学习时代楷模陈立群心得【篇二】

  近日,中宣部授予浙江对口帮扶贵州台江县民族中学校长陈立群“时代楷模”称号,陈立群的先进事迹在全社会引起热烈反响。“大家在感叹的同时,也深深敬佩他“不为功利,不求功德,只为心愿”的品行。时代楷模”陈立群履行了一名校长和人民教师倾心育人、无私奉献的职责与使命,服务基层教育,改变农村教育条件,为中国教育贡献自己的力量。

  陈立群从教近40年,曾是杭州名校学军中学校长,教育部中学校长培训中心兼职教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专家……陈立群在全国教育界一直备受认可。退休后,他却拒绝了多家企业开出的百万年薪聘请,毅然前往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台江县民族中学担任校长。在这所高考成绩全州垫底的“差校”,陈立群几乎凭借一己之力让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台江县民族中学885名学生在2019年的高考中,创造了561人考取本科,其中一本线第一次超过100人的教育奇迹,实现了让人难以置信的逆袭。

  习近平总书记给“好老师”立了四条标准: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陈立群正是“四有”好老师的杰出代表,他始终以立德树人作为毕生的使命,真正把教育事业当成自己一辈子的事业……“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陈立群的事迹之所以感染人,是因为他践行了教师教书育人的真谛。如果每位老师都用“四有”好老师的标准要求自己,教育孩子,那么中国的教育肯定会越来越好。

  中国当下的教育环境和教育质量在东西部存在着明显的地域差距。这样的差距就更需要越来越多的“陈立群”站出来,担起属于自己的责任。

  党的以来,国家在尊师重教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政策支撑体系更加全方位、全领域,既注重提高教师地位待遇,又致力于拓展教师群体的发展空间。教育部数据显示,教师工资由上世纪80年代前在国民经济各行业排倒数后三位,提升到目前在全国19大行业排名第7位。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除了提高经济收入,更应该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让教师成为“让人羡慕的职业”“最受社会尊重的职业”,这样,“四有”好教师才会越来越多。

  中国教育需要更多的“陈立群”,安心从教、热心从教、舒心从教、静心从教,真正为中国教育事业添砖加瓦。

  学习时代楷模陈立群心得【篇三】

  2019年高考,贵州省台江县民族高中二本以上上线完成率居黔东南州第一。901人参加高考,二本以上的上线人数达450人,其中8名学生考分突破600分,结束了学校十多年来没人考过600分的历史。这意味着,这个国家级贫困县,一下子走出了数百位大学生,且大都是农家子弟,为下一代能摆脱贫困增加了足够的砝码。

  该校取得如此佳绩,与生源无关,而和陈立群有关。在他2016年8月到任前,该校尽管是县里唯一的高中,但由于教育质量欠佳,生源流失严重,每年全县中考前200名学生中,只能留住十来个。因此,看到这份高考成绩单,台江县的老老少少都觉得是奇迹。

  2016年3月,作为从浙江省一级重点中学退休的“名校长”,陈立群有很多条件优渥而安逸的去处。可是他突然“消失”了。直到2018年10月,贵州省教育厅成立“陈立群名校长领航工作室”,很多人才知道他去了贫困的苗乡支教。“我始终认为,‘寒门’是可以出‘贵子’的。”陈立群说,“‘寒门’学子从小就经历着生活上的磨难和历练,所以具有普通家庭孩子所不具备的克服困难的意志力。这里的孩子们很聪明,欠缺的只是教育氛围。我作为教师,有帮助这些孩子走向成功的责任和义务。”

  “所有的帮扶都是暂时的,所有的支教总是要结束的,重要的是增强贫困地区教育可持续发展的造血功能。”面对贫困地区教育困境,陈立群更重视的是教师队伍建设。在陈立群的出资和推动下,台江民中启动《青年教师培养行动计划》,旨在培养一批留得下的教师队伍。

  有资本和能力享受更好的物质条件与待遇,无可厚非。但陈立群却选择了另一条路:去贫困山区支教,把自己的精力和学识奉献给苗山学生,且分文不取。不是说陈立群就不看重物质,何况他还有病在身,家里尚有九十高龄的老母牵挂。但他还是克服重重困难,履行自己作为一名校长、教师的责任。这种使命与担当,正是习近平总书记所讲的,中国知识分子的爱国奉献情怀。这种情怀,难能可贵。

  “中国那么大,教育欠发达的地区那么多,总要有人站出来去做些工作。”这是陈立群退休后扶贫支教的初心。陈立群虽只有一个,但贫困地区教育需要并呼唤有一群像陈立群这样的人。

  学习时代楷模陈立群心得【篇四】

  在全国人民喜迎新中国成立70周年、第35个教师节到来之时,中央宣传部9日在北京向全社会宣传发布陈立群的先进事迹,授予他“时代楷模”称号。陈立群本是浙江名牌高中校长,退休后,拖着病体,独身来偏远的贵州大山里义务支教。不仅带领一所“差校”走上正轨,更改变一方教育观念。而他的故事,被网民誉为中国版“放牛班的春天”。

  62岁的陈立群出生于浙江农村,也是个放牛娃,因家境困难一度辍学,改革开放后考上大学,人生轨迹得以改写。近40年的从教生涯中,以爱和责任让每一个孩子找到自信和快乐、前途和梦想,是他笃定追寻的目标。也因此,退休后,多家企业开出百万年薪聘请陈立群,都被他婉拒了。“给我百万,还不如看到一个贫困学生考上大学令我开心。”陈立群说,“我在浙江是‘锦上添花’,在这里却可以‘雪中送炭’。”

  习近平总书记给“好老师”立了四条标准: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陈立群正是“四有”好老师的杰出代表,他始终以立德树人作为毕生的使命,真正把教育事业当成自己一辈子的事业……“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陶行知的这句名言用在陈立群身上,真是恰如其分。陈立群的事迹之所以感染人,是因为他践行了教师教书育人的真谛。如果每位老师都用“四有”好老师的标准要求自己,教育孩子,笔者相信,中国的教育肯定会越来越好。

  陈立群所代表的“中国好老师”,既严厉严肃又温和温暖。他们,传递着属于中华民族的文化深度、精神热度和家国气度。他们,像一把把打开少年梦、成才梦、强国梦的金钥匙。他们,深谙为师之道,“少年强则国强”“先天下之忧而忧”。哪里有需要就去哪里,哪里能做更多事就去哪里,让自己的生命在教育事业和学生的发展中延伸。

  中国当下的教育环境和教育质量存在着地域差距,这样的差距更需要越来越多的“陈立群”站出来,担起属于自己的责任。中国教育需要更多的“陈立群”,希望老师们可以将陈立群作为奋斗目标,安心从教、热心从教、舒心从教、静心从教,真正为中国教育事业添砖加瓦。

  学习时代楷模陈立群心得【篇五】

  有这样一个故事:一名东南沿海发达地区知名高校的校长,放弃退休后的舒适生活,毅然决然来到西南地区一座偏远的大山深处,不取分文义务支教,用其智慧的一生,不仅带领一所“差校”走上正轨,更改变了一方的教育观念。这个故事被千百万网名誉为“放牛班的春天”。

  有这样一个人:1957年11月出生于浙江申临安市,其先后在浙江省几个知名学校任过校长,用其渊博的知识,教育了一代又一代优秀学子,将其丰富的教学经验和高效的管理理念,带领一所所学校走上成功之路,就是这样一个平凡的人,用其质朴、赤忱的心,谱写了一本不平凡的书籍。这个人的名字叫陈立群。

  2016年,陈立群从浙江省杭州市杭州学军中学退休后,拒绝多家民办中学的高薪聘请,带着唯一的“条件”——分文不取,毅然来到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台江县民族中学担任校长。上任后,他用其丰富的教学经验和高效的管理理念,为台江县民族中学制定了一系列管理制度,整顿校风教风,创新教学方法,提升教学质量,同时设立陈立群奖金,大力培养教师队伍。陈立群尤其关心贫困学生,自费资助多名贫困学生,用心哺育祖国未来,用爱与责任呵护了贫困学子的求学梦,正是陈立群的付出与关心,让很多贫困家庭的孩子考上了大学,走出了大山,走进了新生活。

  对于贫困山区的孩子而言,知识改变命运,读书是农村孩子改变命运的唯一方式,在贫穷落户的偏远山村,能够顺利读完初中已经是很大的成就,很多孩子根本不敢想像大学生活,读大学对于他们而言,是多么遥不可及的事情,但是,陈立群的到来,改变了孩子们的思想,不仅让孩子们有了考大学的梦想,更是帮助他们实现了这个梦想。陈立群说过:“给我一百万,还不如看到一个贫困学生考上大学令我开心。”“我在浙江是锦上添花,在这里却是雪中送炭”。“锦上添花”固然是美谈,可“雪中送炭”才最让人刻骨铭心。陈立群校长用他的实际行动,为大山深处的孩子们送上冬日里的暖阳和雪地中的炭火,这样的他又怎能不受台江县人民和贵州省群众的爱戴呢。

  陈立群说:“所有的帮扶总是短暂的,所有的支教总是要结束的,关键在于增强贫困地区教育可持续发展的造血功能。”“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陈立群深深懂得这个道理,也知道在贫穷落后的地区限制教育发展的原因,因此,陈立群经与爱人商量决定后,把他所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和杭州市人才奖的20多万元拿出来,设立台江县民族中学陈立群奖学金,奖励有爱心、有责任心、有能力的教师。陈立群积极探索校长培养机制,义务作报告开讲座,培训校长、教师,为贫困地区培养了一支留得下、考得住、教得好的师资队伍。

  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在全国脱贫攻坚决胜之时,陈立群的先进事迹无疑是给我们注入一股强心剂,教育扶贫是脱贫攻坚工作的重心之一,他的先进事迹在教育系统的党员干部中引起了更深层次的触动。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陈立群用自己的行动表明了其作为一名教师、一名共产党员的初心,实践了其为人民服务的使命和宗旨。他的事迹值得我们每一个共产党员学习。

    20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