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航天这十年心得及感悟6篇
2022年是第七个“中国航天日”,以及今年的“中国航天日”主题“航天点亮梦想”,深度挖掘、讲述航天员的事迹,一起了解航天员背后付出的努力。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准备了2022年中国航天这十年心得及感悟6篇,欢迎参阅。
中国航天这十年心得及感悟一
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测试发射部门副主任 谷振丰
“为什么来这里?后悔过吗?”这是从繁华都市到戈壁小城的科技人员们经常被问及的问题。我想,我们是为了一个共同的梦想相聚于此——航天梦。
2003年10月,神舟五号载人飞船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在我心里埋下了航天梦的种子。2005年,在决定毕业去向时,我义无反顾选择到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工作,还得到了中心领导对我继续攻读直博的支持。博士毕业后,我再次回到中心。来到这片承载着民族复兴光荣与梦想的土地,我坚决申请到发射一线去、到最前端的岗位去。2013年4月26日,高分一号卫星从发射场升空,这是我第一次正式参加任务。能够托举火箭飞天,我内心无比自豪。这一年,神舟十号载人飞行任务在中心全面展开,我承担了火箭控制系统20台单机的测试工作。当火箭点火起飞,飞船顺利入轨,航天员成功进入太空,我深切感受到了航天事业的神圣与伟大。2015年,新型固体火箭要在中心实施发射,我和几位年轻同志受命担任系统指挥,精心准备、精心组织、精心实施,最终实现了新型号火箭的首飞成功。新的发射团队组建,我受命担任负责人,带领队伍实现了首战首胜、连战连捷,并培养了一批骨干人才。
当前,我国已进入空间站时代,作为国内唯一的载人航天发射场,中心的职能使命在拓展,其他型号任务也在有序推进,前景非常广阔。我将以更加奋进的姿态,在建设航天强国的征程中贡献自己的力量!
中国航天这十年心得及感悟二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工程副总设计师 谢 军
这十年,北斗系统完成了从区域组网到全球覆盖、从服务亚太到造福世界的巨大跨越。作为一名北斗人,我感到特别幸福。
党的十八大召开时,第16颗北斗二号导航卫星刚发射成功不久,这是北斗区域导航系统的收官之战。2012年12月27日,北斗二号系统正式向亚太地区提供区域服务,标志着我国在建立自主可控的卫星导航系统进程中又迈进了一大步。我们深知,这一步只是奋斗征程的一个新起点,接下来要研制并建设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的任务更难,挑战更大,担子更重,但我们实现“中国的北斗、世界的北斗、一流的北斗”的决心和目标没有变,航天人自主创新、攻坚克难的步伐没有停止。
心怀使命、肩抗责任,我们发扬“两弹一星”精神,脚踏实地推进各项工作,勇攀航天科技高峰。2017年11月5日,北斗三号首批组网星以“一箭双星”方式成功发射入轨。之后,我们继续苦干1000天,将30颗组网卫星发射成功,终于在2020年7月31日迎来了“高光时刻”——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正式开通!“自主创新、开放融合、万众一心、追求卓越”的新时代北斗精神就此提出。
北斗“中国造”,“天上好用、地上用好。”我们的努力让这一愿景变成了现实。中国北斗的进步是新时代航天事业跨越式发展的一个缩影——几代人接续奋斗,数十万建设者聚力托举,一次又一次刷新“中国速度”、展现“中国精度”、彰显“中国气度”。如今,北斗卫星在轨工作安全稳定,系统服务性能国际一流,北斗规模应用已经进入市场化、产业化、国际化发展关键阶段,不仅造福中国人民,也造福世界各国人民;未来,北斗的应用将带给我们、带给人类更多。
中国航天这十年心得及感悟三
航天科工三院35所伽马高度控制装置主任设计师 葛源春
4月16日,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返回舱返回东风着陆场,中国航天科工三院三十五所研制的伽马高度控制装置在返回舱距离地面约1米高度准确发出反推发动机点火控制指令,返回舱安全着陆。作为这个关键单机设备的项目负责人,我从2010年参与项目研制,到如今已经经历了12个春秋。
2013年,从事总体工作3年后,我从前主任设计师王征手里接过项目负责人的重任。作为神舟飞船安全回收的最后一棒,我深知自己肩负的使命。王征对我说得最多的两句话就是,“国家给我们这一分钟时间,我们一定要把任务出色地完成好”,“要想进发射场不发抖,那就在平时下功夫”,这两句话一直鞭策着我,永远不要自满,不要松懈。
神舟十一号任务,是我第一次正式对产品进行最终性能状态标校,虽然对产品技术原理、电路细节早已烂熟于心,虽然经历过成百上千次的模拟练习,作为项目负责人主持完成整个流程的研制生产工作,可当我真正调表的时候,内心的压力还是巨大无比。这个性能指标直接关系到最后的点火性能,关系到任务成败和航天员生命安全。
在这之前,所有的飞行产品调试都是王征亲自操刀。那天调表的时候,王征全程在旁边陪着我。看出我的紧张,他还会讲几个笑话让我放松下来,“产品的设计冗余肯定没问题,你放心地调,把性能往最优调就行,就像你平时练的那样”,“这是你必须要经历的过程”。整个调试过程进行得非常顺利,他看起来云淡风轻,但我知道他一直紧盯着数据。
这就是中国航天“传、帮、带”传统的一个缩影,航天事业之所以能够蓬勃发展,是因为我们背后有一座“山”,是我们的航天前辈们甘为人梯,帮助我们成长,秉持着“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信念。
中国航天这十年心得及感悟四
我们是祖国的花朵,祖国的未来。在我们心中都有一双“隐形的翅膀”,能让我们的中国梦飞上蓝天,绽放绚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就是我的中国梦——航天梦。
一个国家的梦想是什么?用国泰民安四个字来概括比较贴切。中国,是有着五千年文化史的国家,从古至今,名垂青史的人物有很多,他们都为国家的繁荣昌盛,奉献出了自己的全部力量。我想:为什么我就不能为伟大的祖国也尽一份力呢?因此,我从小心中就有着这样一个念头——当一名宇航员。
我十分向往宇宙,只得说,我与星星有缘。打从我记事起,每到晚上,我就爱趴在屋檐下看星星,那一颗颗闪烁着微弱光芒的星星,究竟是怎么样的呢?后来,我长大了,通过学习《科学》这门课程,我才渐渐明白,地球是多么庞大,星星是多么可爱呀!了解了这些知识后,我才觉得,那些亲自登入月球的宇航员们真是太了不起了!
我8岁那年,本来不爱看新闻的我,却跟着爸爸这个“新闻迷”看起了新闻。因为我被一则新闻吸引住了——“中国神舟七号登上月球”大家知道是谁这么厉害吗?就是航天员霍志刚,刘伯明和景海鹏。霍志刚出舱作业,刘伯明在轨道舱内协助,实现了中国历第一次的太空漫步,令中国成为能进行太空漫步的国家,他们真是我们中国的骄傲,也是我心目中的英雄。
此时,我多么希望自己有朝一日也能登上月球,在星星的海洋里飞翔啊,看看月球究竟是什么样子,上面会不会有嫦娥、玉兔、和吴刚叔叔?
不过,我知道,要实现自己的梦想,不光要学好科学文化知识,还要有健康的体魄,光有念想,没有实际行动一定是不行的。所以,现在我的饮食、生活习惯都发生了变化。
为什么要实现我的中国梦呢?
我们中国,是一个拥有十几亿人口的大家族,每一个儿女心中,都有着一个小小的梦,小梦连着大梦,一个个小梦连接起来,就是一个大大的梦,这,就是中国梦!
实现中国梦,让中国更加繁荣、富强。让人们过上更好的生活,所以,请大家不要放弃自己的小梦,每一个人,都有实现梦想的资格!
中国航天这十年心得及感悟五
有人说,梦想是红色的,因为它充满激情;有人说,梦想是绿色的,因为它代表活力;也有人说,梦想是紫色的,因为它充满神秘。可你若问我:中国梦是什么颜色的?我会这样回答:中国梦是蓝色的。
梦之蓝,如大海般深邃汹涌。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的这两句诗苍劲有力,不免勾起我对大海的向往。而华夏儿女对大海探索的脚步也从未停息。
从对废弃航母“瓦良格”号的收购到我国科技人员的改进研发,再到最终成功入列。“辽宁号”航母经过了许多艰难险阻,而我国科技人员也是攻克了一道又一道的难关。我坚信,我们的努力会让这个蓝色梦想的队伍不断壮大,会让“中国航母”成为挥之不去的时代强音!
梦之蓝,如天空般辽阔广远。
小时候,我总是想象自己拥有一对翅膀,能一直飞向天空,飞向宇宙,飞到王母娘娘的蟠桃园,飞到嫦娥姐姐的清冷月宫。长大后,随着“神舟”系列飞船成功研发和发射,华夏儿女的梦想实现了!我的梦想似乎能实现了!
作为第一位登上太空的女航天员,刘洋曾说过:“脚步迈得有多大,梦想就有多大。”从第一艘“神五”载人航天飞船到不久前发射的“神十”,我们自古以来对天空的遐想在一步步实现,每一个中华儿女都会为祖国取得的辉煌成就而自豪,骄傲!
作为一名初中生,我始终明白,我现在能做的,就是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将来报效祖国,为祖国的建设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中国梦就是我的梦,我的梦就是中国梦!
中国梦,梦之蓝。跟随汹涌的大海之蓝,是辽阔广远的天空之蓝。
这是蔚蓝的梦想,这是中国创造。
中国航天这十年心得及感悟六
从小,我就有一个梦想,飞入宇宙,飞上月球,看嫦娥,观五兔,赏月桂。
有时候,我在睡梦中发现我当上了宇航员,穿着宇航服,慢悠悠地走进火箭,看着那些令常人眼花缭乱的按键,和众人一起倒计时,五四三二一。火箭底部喷出火苗,火箭像箭离弦一样,飞快地冲上天去。我坐在驾驶位上,熟练地操纵着火箭,冲出大气层,飞向月球,上面并没有嫦娥,玉兔和月桂,死气沉沉的,一片荒凉。但我还是很喜欢这,四处研究,观察。之后,便返回地球,做研究,成了万众瞩目的人,那里,我十分快乐,十分自豪。
从小到大,我一直很崇拜杨利伟,我崇拜他的勇敢,他的英雄气概,他穿上了宇航服,自从神舟七号飞入太空那一刻起,我就有一个愿望,去瞧一瞧杨利伟的宇航服,更希望自己能穿上这件宇航服。
妈妈知道后,说我白日做梦,别人知道后,虽然嘴上不说什么,但我知道,他们心里一定与我妈妈同感。但我却不那么认为,我认为,一个人,不管天分有多高,只要肯为自己的梦想努力拼搏,就一定可以成功。
我有一个美好的航天梦,我会为这个梦想努力拼搏,争取有一天,我能飞上太空,参观月球。现在科技发达了,这一定能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