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第九季第三期青年大学习观后感心得体会5篇精选

|镇圳2

  青年大学习第九季第三期的主题是:全面依法治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那你知道2020第九季第三期青年大学习观后感心得体会需要怎么写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关于2020第九季第三期青年大学习观后感心得体会5篇精选。希望可以帮助大家。

2020第九季第三期青年大学习观后感心得体会5篇精选

  2020第九季第三期青年大学习观后感心得体会1

  习近平总书记在《求是》杂志发表题为《加强党对全面依法治国的领导》的署名文章。文中强调新时代进一步加强党对全面依法治国领导的极端重要性,如何了解党对全面依法治国的领导,这要求我们深入学习,深刻理解。

  一是党的领导是推进全面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党的领导体现在总揽全局、协调各方上,体现在把方向、谋大局、定政策、促改革上,是我国各项事业不断发展的“定海神针”。我们要了解两者内在关系,全面依法治国必须始终坚持党的领导, 才能有效推动全面依法治国的全面推行,因此必须把各种形式的全面依法治国实践放在党的统一领导之下,统一决策、统一指挥、统一步骤,深入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切实提高立法、修法质量,不断完善中国特色社会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二是全面依法治国进一步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全面依法治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历史和实践告诉我们,“法治兴则国兴,法治强则国强”,在当代社会中,法治已经成为治理国家的基本方式和重要手段。全面依法治国能有利于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我们为适应党和国家事业发展要求,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推动法治社会建设,这也是在推进党的领导制度化、法治化,加强党的领导的应有之义。全面依法治国是为了进一步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改善党的执政方式、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保证党和国家长治久安。

  三是党对全面依法治国的领导推动实现中国梦。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我们全族人民的共同理想,在逐梦的过程中,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需要依靠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依法治国具有基础性、保障性的作用,能妥善协调各类利益纠纷,顺利解决各种制度障碍。因此,我们要运用好全面依法治国这一重要手段,充分发挥其在统筹推进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上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保障作用,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从严治党提供长期稳定的法治保障。

  2020第九季第三期青年大学习观后感心得体会2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迎着春风正暖,2020年两会顺利闭幕。,总书记在各团组金句频出,会议闭幕,总书记的讲话仍余音绕梁。细细品读,才知总书记爱民情怀贯穿始终。

  文艺为人民创作,社科为人民立言。历史是人民创造的,今天的美好生活也是人民创造的,所以文化文艺创作也要扎根人民、反映人民、讴歌人民。“文艺、社科工作也要以人民为中心”是总书记对文艺界社科界的殷切嘱托,是总书记爱民情怀的深刻体现。

  政府要过紧日子,百姓要过好日子。我们总说党和人民是“鱼水情”,“鱼水情”体现在哪儿?体现在自己有一条棉被时,要割给老百姓一半;体现在最后一碗粥,要让给老乡喝;体现在政府要过紧日子,老百姓要过好日子。

  坚持不懈真扶贫,不获全胜不收兵。脱贫攻坚工作是最大的民生工程,是造福于民的大好事。近年来我国脱贫攻坚工作取得了瞩目的成绩,但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对群众反映的“虚假脱贫”等问题,总书记对所有党员干部强调要尽锐出战、坚持到底、真抓真干真扶贫,就是总书记对人民眷爱至深的最好体现。

  广阔乡村要振兴,“阡陌交通”民风淳。总书记时刻牵挂着“三农”工作,十九大作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决策部署。虽然现在的“阡陌”已不再是田间小道,而是村村通的硬化路,但农村基础设施服务网络仍然薄弱。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总书记在会上要求抓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完善低保制度、抓好乡风民风,就是希望“老乡”能够生活幸福、安居乐业。

  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习近平总书记讲话中始终不离“人民”二字,爱民情怀溢于言表。广大党员干部,就要跟总书记一样爱人民、敬人民、凡事想着人民,忧人民之所忧、想人民之所想,拿人民群众当亲人,为人民幸福和民族复兴奋斗终生!

  2020第九季第三期青年大学习观后感心得体会3

  依法治国是老生常谈,是古今中外的治国方略。古者商鞅变法、王安石变法,国家繁荣昌盛离不开依法治国方略的功劳。从古至今,法治观念深入人心,推翻封建帝制之后,更是把依法治国放在了首要的位置。历史和现实充分证明,法治实施彻底的年代,国家长治久安,而忽视法治治理的年代,国家动荡不安,危机四伏。

  正所谓,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一个国家没有法治会是怎样?是非不分,颠倒黑白还是人人自危,我们不得而知。有规矩,有适合我们国家的规矩才能延续我们的繁荣。我国坚定不移的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既不照搬照抄,也符合我国的基本国情。这是根据我国的现实情况总结提出来的,这是中国人民的历史必然选择。道路走对了,我们事半功倍;走错了,我们事倍功半。事实证明,我们所走的道路是具有中国特色,适合我国发展的正确道路。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中国一直坚持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以秩序优先、制度保障、法律指引作为三驾马车,共同拉动中国向前发展。

  2020第九季第三期青年大学习观后感心得体会4

  通过本次学习,我感触颇深。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生态中,人民当家作主既是中国共产党塑造的政治话语体系的核心组成部分,又是中国共产党创设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具体政治制度。

  作为新时代青年、幼儿教师的我们,更要坚持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既保证人民依法实行民主选举,也保证人民依法实行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并在平时的生活和工作中有所体现。

  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自信。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道路问题是关系党的事业兴衰成败第一位的问题,道路就是党的生命”,“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制度的选择,尤其是政治制度的选择对一个国家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古今中外,由于政治发展道路选择错误而导致社会动荡、国家分裂、人亡政息的例子比比皆是。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经济实力、综合国力、人民生活水平不断跨上新台阶,人民广泛参与国家治理和社会治理,民族凝聚力强大,社会长期保持和谐稳定,这些都证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具有强大生命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是符合中国国情、保证人民当家做主的正确道路。

  2020第九季第三期青年大学习观后感心得体会5

  法治建设是政治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法治进步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法治社会是人民梦寐以求的理想社会。法治建设是提升区域形象的一项重要举措,是社会治理转型的必经路径,是制度创新的样本,标志着区域文明程度、综合实力的高度,对促进区域的经济发展、政治安定、文化繁荣,引导区域社会有序、健康、快速发展和最终实现社会和谐、平安具有重要意义。

  我认为,要搞好法治建设,实现理想的法治社会,依法治国,要从以下几点入手:

  一、提高公民的法律素质是法治建设的基础

  法治建设需要坚实的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基础,而公民的法律素质则是其不可或缺的主体基础。这个基础性条件越充分,公民在依法治国中的主体性就越容易实现;公民主体性实现得越充分,依法治国的本质——人民当家作主,就越能够得到体现和实现。从这个意义上讲,公民法律素质的高低好坏,直接影响着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实施,制约着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历史进程。因此,大到一个国家,小到某个区域,要实实在在地推进法治建设这一伟大事业的进程,就应当高度重视并且不断提高全体公民的法律素质。只有公民具备了较高的法律素质,才能理解立法的本意就是规范和制约公共权力,保护民众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正常秩序;才能有效行使选举权、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等民主权利;才能树立遵纪守法的观念,养成依法办事的习惯,保证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活动;才能健全基层自治组织和民主管理制度,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才能充分调动参与法治化进程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提高领导干部的思想认识是法治建设的关键

  领导干部是贯彻落实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团结带领广大人民群众为完成党的历史任务而奋斗的骨干力量,是社会主义各项事业的、管理者和组织者,决定着法治建设的方向,影响着法治建设的发展程度。要加强地方法治建设,关键要提高领导干部的思想认识。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抓好领导干部的法治意识,就要建立健全领导干部学法用法制度,推进领导干部法制教育制度化、规范化;坚持和完善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体学法制度;坚持和完善领导干部法制讲座制度;建立健全领导干部法律培训制度;完善领导干部自学法律制度;建立健全重大事项决策法律咨询制度;加强对领导干部法律知识的考试考核。

  三、强化司法公正是法治建设的重要保障

  司法是保证权利得以合法救济的最后一道屏障,是实现、维护和争取社会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司法公正是社会主义法治的内在要求,只有保证司法公正,严格依法办事,充分体现人民的意志,才能不断地推进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只有保证司法公正,公民才会相信法律是限制、约束权力,保护权利和自由的,才会将纠纷诉诸法律,法治建设才能拥有广泛的社会基础。要推进法治建设,司法机关在处理案件时,必须全面履行司法职能,严格遵循法律。

  四、从严治党必须具体地而不是抽象地、认真地而不是敷衍地落实到位。(1)必须严守理想信念阵地。着重从思想上建党,树立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是我们党建党治党的一条基本经验。(2)必须严管党员干部队伍。党员是党的肌体细胞,干部是党的执政力量,党员干部决定党的生命力和党的事业成败。坚持党要管党,必须严格管理党员干部队伍,特别是要选好用好执政骨干队伍。它要求各级党组织要以培养选拔更多党和人民需要的好干部为重点,在提升党员干部素质和能力上下工夫,在创新选人用人机制上下工夫,进一步提高党员干部队伍管理的科学化水平;要求党员干部勤于学勉于思,时刻用共产党员标准来要求自己,时刻用党肩负的历史使命来警示自己,做到老老实实做人、踏踏实实干事、清清白白为官。

  (3)必须严抓党群干群关系。党的作风问题,说到底是党和人民群众的关系问题。习近平同志强调,要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抓作风建设,善始善终、善作善成,防止虎头蛇尾。着力解决一些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以为民服务的实效来检验活动的成果。(4)必须严格党内法规制度。制度问题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制度是制约和监督权力的根本。要加大制度的执行力度,解决制度虚设和执行不到位问题,切实做到制度面前人人平等。(5)必须严惩各类腐败分子。反对腐败、建设廉洁政治是党的鲜明政治立场,也是全党同志和全国人民的共同愿望。严是爱,松是害。从严管理监督干部,既是对事业负责,也是对干部负责。现在,庸懒散奢不良风气在干部队伍中有滋长蔓延之势,一些干部不思进取、庸庸碌碌,贪图安逸、得过且过,甚至贪污受贿、腐化堕落,为群众所不满。这其中,主要是干部自身的原因,但与组织上疏于教育管理不无关系。对干部管得严一点,是对干部的关心和爱护。

  加强法治建设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战略之举,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是一个不断实践、不断探索的过程,贵在形成党委领导,政府部门各负其责、各尽其能、齐抓共管,全社会广泛参与的机制,贵在求真务实,贵在坚持不懈。相信,只要上下齐心协力、不懈奋斗,法治建设必将为加快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强有力的法治保障。


2020第九季第三期青年大学习观后感心得体会5篇精选相关文章:

1.2020思政大课观后感心得感悟精选5篇

2.2020大学生思政大课堂精选观后感5篇

3.2020网课学习收获心得体会5篇精选

4.2020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学后感心得体会5篇精选

5.2020“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心得体会5篇精选

6.2020学生网课学习心得体会5篇

7.2020最新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心得体会5篇精选

8.2020《中国女排》观后感心得体会精选5篇

9.学习感动中国2020黄文秀心得体会观后感5篇

10.2020大学生同上思政大课心得体会5篇精选

    28088